《梦至成都怅然有作》

时间: 2025-01-06 15:46:38

宦途元不羡飞腾,锦里豪华压五陵。

红袖引行游玉局,华灯围坐醉金绳。

阶前汗血洮河马,架上霜毛海国鹰。

世事转头谁料得,一官南去冷如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宦途元不羡飞腾,锦里豪华压五陵。
红袖引行游玉局,华灯围坐醉金绳。
阶前汗血洮河马,架上霜毛海国鹰。
世事转头谁料得,一官南去冷如冰。

白话文翻译:

我在宦海中并不羡慕飞腾的荣华富贵,锦里那些奢华的景象超过了五陵的富贵。
红袖女子引我游玩在玉局之中,华丽的灯光下我们围坐,尽情享受美酒。
台阶前停着汗血宝马,架上挂着霜毛的海国鹰。
世事变化无常,谁能预料到,一官之职南去却冷得像冰一样。

注释: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飞腾:指高升、显达。
  • 锦里:指成都的锦里,因其繁华而著称。
  • 豪华:奢侈,华美。
  • 红袖:指穿着红色衣袖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妓女。
  • 玉局:这里指的是奢华的场所,可能指娱乐场所。
  • 华灯:华丽的灯光。
  • 醉金绳:比喻饮酒酩酊、沉迷于奢华生活。
  • 汗血马:名贵的马种,象征财富与地位。
  • 霜毛鹰:指一种高贵的鹰,象征威严与强大。
  • 世事转头:世事变幻无常。
  • 一官南去:指官职南迁,象征失落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动荡,饱受忧国忧民之苦,作品多表达忠诚与抱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陆游在官场上屡屡失意,最终选择隐居,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失望。

诗歌鉴赏: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开篇即以“宦途元不羡飞腾”表明了诗人对权势与荣华的漠然态度,反映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接着描绘了成都的繁华景象,尤其是“锦里豪华”,生动展现了当时的奢华生活,诗人虽然身处其中,却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在“红袖引行游玉局,华灯围坐醉金绳”中,诗人似乎沉浸于酒色之中,但那种醉意并不是快乐的象征,而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人生的失望。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汗血马”和“霜毛鹰”表现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短暂易逝。

最后两句“世事转头谁料得,一官南去冷如冰”,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显示出他心中深藏的孤独与冷清。整首诗透过对成都繁华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宦途元不羡飞腾:在官场上并不羡慕那些高升的人。
  • 锦里豪华压五陵:锦里之地的奢华超越了五陵(古代帝王墓地)的富贵。
  • 红袖引行游玉局:红袖女子引导我在华丽的场所游玩。
  • 华灯围坐醉金绳:华丽的灯光下我们围坐,沉醉在美酒之中。
  • 阶前汗血洮河马:台阶前停着名贵的汗血宝马。
  • 架上霜毛海国鹰:架子上挂着霜毛的海国鹰,象征威严。
  • 世事转头谁料得:世事变化无常,谁能预料。
  • 一官南去冷如冰:一官之职南迁,感到无比的冷清。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醉金绳”比喻沉迷奢华生活。
  • 对仗:如“汗血马”和“霜毛鹰”,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夸张:通过对锦里的描绘,夸大了奢华的程度,表现诗人的讽刺。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奢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宦途:象征官场的复杂与险恶。
  • 锦里:象征繁华与奢侈的生活。
  • 红袖:象征诱惑与虚幻。
  • 华灯:象征享乐与沉迷。
  • 汗血马:象征财富与地位。
  • 霜毛鹰:象征力量与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宦途元不羡飞腾”中的“飞腾”指的是什么? A. 飞翔
    B. 高升
    C. 飞快
    D. 腾飞

  2. “锦里豪华压五陵”中的“五陵”指的是? A. 五个朝代的王陵
    B. 古代帝王的墓地
    C. 五个名将的墓地
    D. 五个名人的家乡

  3. 诗中“华灯围坐醉金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沮丧
    C. 疲惫
    D. 得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同为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的《梦至成都怅然有作》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但陆游更强调个人的失落,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通过比较,可以体会到两位诗人对时代的不同感受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