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时间: 2025-01-04 13:2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
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
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
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阳光炽烈,夜晚的暑气更加毒辣。
摇动扇子,微风几乎没有,衣裳拂动,满身都是汗水。
我起身向月下走去,来到潭边洗澡。
平坦的石头是我的浴床,洼下的石头是我的浴器。
轻薄的绡巾湿露覆盖头顶,草鞋轻巧地踩在脚上。
沐浴后我感到清凉,吟唱着回到石楼宿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炎光:炽热的阳光。
- 炽:热得很。
- 宵:夜晚。
- 褰裳:撩起衣裳。
- 霢霂:汗水湿透的样子。
- 浴床:洗澡的地方。
- 浴斛:盛水的器具。
- 绡巾:轻薄的头巾。
- 草屦:草做的鞋子。
- 咏而归:唱歌着回去。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的“月下行”与“潭中浴”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崇敬,反映了道教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题材广泛,尤其以乐府诗闻名。白居易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民生,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香山寺隐居,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清凉。诗中描绘的夜浴场景,既是对避暑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闲适态度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是一首典型的白居易风格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夜中寻求清凉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清幽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开篇两句,“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白天与夜晚的酷热,便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压迫感。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对酷暑的无奈与苦恼,进一步引出其向清凉之处行走的动机。
在描写夜浴的场景时,诗人通过“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简朴而又自然的洗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自然的融入。最后一句“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不仅体现了诗人洗浴后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与安宁。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流畅,既有对炎夏的真实描绘,也有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展现了白居易那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豁达的情怀,是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光昼方炽:描述白天阳光强烈,给人带来极大的热度。
- 暑气宵弥毒:夜晚的暑气仍然令人感到不适,甚至不逊于白天。
- 摇扇风甚微:摇动扇子,但风力微弱,难以缓解炎热。
- 褰裳汗霢霂:衣裳微微撩起,满身都是汗水,描绘出酷暑的窘迫。
- 起向月下行:在这炎热的夜晚,诗人决定向月光下走去。
- 来就潭中浴:来到潭水边洗澡,寻找清凉。
- 平石为浴床:用平坦的石头作为洗澡的床。
- 洼石为浴斛:用凹下去的石头作为盛水的器具。
- 绡巾薄露顶:轻薄的绡巾沾上露水,覆盖在头顶。
- 草屦轻乘足:轻便的草鞋在脚下,体现了舒适的感觉。
- 清凉咏而归:洗浴后感到清凉,伴着歌声回去。
- 归上石楼宿:回到石楼的居处,结束了这段宁静的夜晚。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天与夜晚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夜晚的清凉。
- 细节描写:通过“摇扇”“褰裳”“平石”等细腻的描写,增强了画面感。
- 意象:月光、潭水、石楼等意象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淡泊与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光:象征着炎热,代表着白天气温的压迫。
- 月光:象征清凉与宁静,夜晚的月光引导诗人前往水边。
- 潭水:象征着自然的清凉与洗去烦恼的地方。
- 石楼:象征安宁的栖息地,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 草屦:象征着简单与自然,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描绘的浴场景使用了什么样的石头? A. 圆石
B. 平石和洼石
C. 锋利的石头
D. 大块的岩石 -
诗中提到的“绡巾”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头巾
C. 一种衣服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夜景描写都富有诗意,前者更注重生活细节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夜诗则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感,与白居易的闲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香山寺石楼潭夜浴》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