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际偶题》
时间: 2025-01-01 11:4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云际偶题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谷雨都无十日间,
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
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
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
岁岁篮舆独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象,已经过去十天,落花已经在草地上点缀成斑驳的景象。清晨的烟雾还未散去,屋顶上的树影若隐若现,春水已涨,仿佛要淹没远处的山峦。翠绿的树冠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坡显得沉重,而渔船在波涛中惊动,驶向前方的湾口。我认得那边的钟声,来自林边的小寺,而我每年都要乘坐篮舆独自前往。
注释: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19日-21日。
- 落红:指春天落下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栖草:停留在草上的意思。
- 晓烟:早晨的烟雾。
- 春涨:春季水位上涨。
- 翠盖:指树木的树冠,绿意盎然。
- 篮舆:一种用竹子编成的轻便轿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渔舟,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谷雨时节,诗人借此时节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心中感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宿云际偶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快速流逝,落花的散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晓烟未放屋头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晨雾意境,使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柔和。随着“春涨欲浮天际山”的描写,春水的上涨似乎要将远方的山峦吞没,表现出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翠盖萦风沉远坂”,描绘了树冠在风中摇曳的动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而“渔舟惊浪落前湾”则引入了人类活动,渔舟在波涛中穿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的“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地的深厚感情,岁月流转但对家的思念永恒。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哲思,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谷雨都无十日间:谷雨节气已经过去了十天,暗示春天的时间飞逝。
- 落红栖草已斑斑:落花在草地上,形成斑驳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
- 晓烟未放屋头树:清晨的烟雾还未散去,树影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
- 春涨欲浮天际山:春水上涨,似乎要将远处的山峦淹没,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 翠盖萦风沉远坂:树冠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坂显得安静而沉重。
- 渔舟惊浪落前湾:渔船在波涛中穿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钟声认得林边寺:钟声来自林边的小寺,令人感到亲切熟悉。
- 岁岁篮舆独往还:每年都独自乘坐篮舆前往,表达了对故地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散落的生命,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谷雨:象征春天的结束,预示着夏天的到来。
- 落红:代表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 晓烟: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神秘,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翠盖:树冠的绿意象征生机与希望。
- 渔舟:人类生活的象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谷雨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时间?
- A. 3月
- B. 4月
- C. 5月
-
“落红栖草已斑斑”中的“斑斑”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的数量
- B. 散落的状态
- C. 颜色的鲜艳
-
诗中提到的“篮舆”是什么?
- A. 一种船
- B. 一种轿子
- C. 一种乐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子翚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关切。两者都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介绍。
- 《古诗词鉴赏》——深入解析古诗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