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后殿侍立三首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原文展示:
奏事臣寮下玉阶,
舍人承旨殿东来。
一声门外无公事,
皇帝还宫侍卫回。
白话文翻译:
在玉阶下,奏事的臣子们正在议事,
舍人接到旨意,朝殿东边走来。
门外传来一声报告,无公事可奏,
皇帝随即返回内宫,侍卫们也跟着回去。
注释:
- 奏事:指向皇帝请示或报告某些事情的行为。
- 臣寮:指皇帝手下的官员们。
- 舍人:指负责传达皇帝旨意的官员。
- 公事:公事或公文,表示官方事务。
- 侍卫:指皇帝的护卫,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反映了当时宫廷内的政务运作,尤其是皇帝与臣子的互动。诗中提到的“玉阶”象征着皇权的威严,而“无公事”则暗示了朝政的平静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明,号静庵,宋代诗人,山水诗和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皇宫内的日常事务,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官场生活。
诗歌鉴赏:
《后殿侍立三首》通过简短的几句,描绘了清晨宫廷的宁静氛围。诗中“奏事臣寮下玉阶”一句,展现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互动,凝聚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接下来“舍人承旨殿东来”,则强调了文官的角色,说明在这个权力中心,文官的职责不可或缺。
而“一声门外无公事”一句,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的氛围,暗示了国家事务的平稳,给人一种安全感。最后一句“皇帝还宫侍卫回”,则将注意力再次聚焦于皇帝,突显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威,同时也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单调与规律。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抒发了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也反映了在权力中心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政治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奏事臣寮下玉阶”——描绘了奏事的官员们在玉阶下的场景,玉阶象征皇权的威严,官员们的行为显得庄重而严肃。
- “舍人承旨殿东来”——舍人是负责传达皇帝旨意的人,此句强调了皇权的传达与执行。
- “一声门外无公事”——此句传达了一种轻松与安宁的氛围,门外没有奏事,表明了没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 “皇帝还宫侍卫回”——描绘了皇帝的日常生活,显示出他在繁忙政务之余的宁静片刻。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奏事臣寮”和“舍人承旨”,形成了上下句的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玉阶象征着皇权与威严,门外的安宁象征着国家的平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宫廷日常事务,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稳定与安宁,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与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玉阶:象征着皇权、权威与庄重。
- 舍人:代表文官阶层,传达皇旨,体现官场的职责。
- 公事:象征政务的繁忙与复杂,门外的“无公事”则暗示着平静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魏了翁
- C. 杜甫
-
“无公事”表示什么?
- A. 有很多事情
- B. 没有任何公事
- C. 只处理紧急事务
-
“舍人承旨殿东来”中的“舍人”指的是?
- A. 皇帝
- B. 传达皇帝旨意的官员
- C. 侍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后殿侍立三首》与杜甫的《春望》都描写了政治和社会的状态,但魏了翁侧重于宫廷的日常生活,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