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时间: 2024-12-29 16:49:23

老父如汝年,监州尚折旋。

后生何闻望,小郡亦藩宣。

申浦秋潮落,君山暮霭连。

菊时吾去此,访汝击群鲜。

意思解释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原文展示

老父如汝年,监州尚折旋。
后生何闻望,小郡亦藩宣。
申浦秋潮落,君山暮霭连。
菊时吾去此,访汝击群鲜。

白话文翻译

老父亲与你年纪相仿,仍在监州任职。
年轻人哪里能有这样的志向,小小的郡城也能宣扬名声。
秋天的潮水在申浦退去,君山的薄雾与天色相连。
等到菊花盛开的时节,我将离开这里,去拜访你并一起钓鱼。

注释

  1. 老父:指年长者,诗中指作者的父亲。
  2. 如汝年:与你同龄,表达亲近之感。
  3. 监州:指地方官员的职务。
  4. 折旋:意为旋转或变化,形容政务多变。
  5. 后生:年轻人,后辈。
  6. 藩宣:小郡城也能有声望。
  7. 申浦:地名,指河流或港口。
  8. 君山:地名,通常指湖南岳阳的君山。
  9. 菊时:秋天,菊花盛开的时节。
  10. 群鲜:指鱼类,寓意钓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期,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晚年隐居于山水之间,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知军,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盼,蕴含对人生和事业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以“老父如汝年”引入,表达了对友人的亲近感,仿佛在说:你我之间并无代沟,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可以相互理解。次联“后生何闻望”则是对年轻人的期许,鼓励他们在小小的郡城中也能有所作为,反映了诗人对后辈的关心和寄托。接下来的描写将场景引入自然,以“申浦秋潮落,君山暮霭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秋日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最后一句“访汝击群鲜”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愿望,蕴含着淡淡的离愁。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父如汝年:以年纪相同为引入,拉近了与知军的距离。
  2. 监州尚折旋:表达对政务的感慨,暗示生活的变幻无常。
  3. 后生何闻望:对年轻人的期许,寄托了希望。
  4. 小郡亦藩宣:强调小地方也能有大作为,激励后辈。
  5. 申浦秋潮落:秋潮落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
  6. 君山暮霭连:写景中融入情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7. 菊时吾去此:时间的流逝,期待再次相聚。
  8. 访汝击群鲜: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句式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结合秋天、菊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年轻人的期许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意象分析

  1. 秋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2. 君山:作为自然的象征,传达一种宁静与深邃。
  3. 菊花:代表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寓意着希望与重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父”是指谁?

    • A. 诗人的父亲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自己
    • D. 政府官员
  2. “菊时吾去此”中的“菊时”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君山”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湖南岳阳
    • C. 浙江
    • D. 山东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对家庭的牵挂。
  • 《送友人》:聚焦于离别的情感,语言更加豪放,展现了不同的表达风格。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
  3. 《吴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