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缁尘坐自染,白社偶相寻。俗子惭玄度,名僧即道林。三生空有偈,五蕴本无心。说法何须难,忘言悟已深。
白话文翻译:
身在尘世中,不知不觉已被染污,偶尔去白社寻求清净。面对俗世之人,我感到羞愧,而那些有名的僧人,就像是道林一样。虽然三生有缘,但留下的只是空洞的偈语,五蕴皆空,本无心。说法并不难,但忘言之后的领悟才是深刻的。
注释:
- 缁尘:指世俗的尘埃,比喻尘世的污染。
- 白社: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清净之地。
- 玄度:指高深的境界,这里指俗世之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 道林:指南朝梁代的僧人道林,以其高深的修行和智慧著称。
- 三生:佛教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 偈:佛教中的颂词,通常用于表达教义或修行心得。
- 五蕴:佛教术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构成人身的要素。
- 无心:佛教术语,指超越心识的状态,即无我、无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其隐居期间,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在城西寺中隐居时所作,通过对尘世与清净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尘世与清净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诗中“缁尘坐自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尘世中的无奈和被污染的状态,而“白社偶相寻”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之地的渴望。后文通过对“俗子”与“名僧”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说法何须难,忘言悟已深”,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顺之诗歌的清新自然和含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缁尘坐自染”:诗人身处尘世,不知不觉已被世俗的尘埃所染。
- “白社偶相寻”:偶尔去白社这样的清净之地寻求心灵的慰藉。
- “俗子惭玄度”:面对俗世之人,诗人感到羞愧,因为他们难以达到高深的境界。
- “名僧即道林”:那些有名的僧人,就像是道林一样,具有高深的修行和智慧。
- “三生空有偈”:虽然三生有缘,但留下的只是空洞的偈语,没有实际的意义。
- “五蕴本无心”:五蕴皆空,本无心,即超越了心识的状态。
- “说法何须难”:说法并不难,即表达佛教教义并不困难。
- “忘言悟已深”:但忘言之后的领悟才是深刻的,即真正的领悟是在超越言语之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缁尘”与“白社”、“俗子”与“名僧”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净和高深境界的向往。
- 象征:“缁尘”象征尘世的污染,“白社”象征清净之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通过对尘世与清净的对比,强调了超越心识、追求高深境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缁尘:象征尘世的污染,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白社:象征清净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玄度:象征高深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
- 道林:象征高深的修行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高深修行者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缁尘”象征什么? A. 清净之地 B. 尘世的污染 C. 高深的境界 D. 高深的修行
-
诗中“白社”象征什么? A. 尘世的污染 B. 清净之地 C. 高深的境界 D. 高深的修行
-
诗中“玄度”象征什么? A. 尘世的污染 B. 清净之地 C. 高深的境界 D. 高深的修行
-
诗中“道林”象征什么? A. 尘世的污染 B. 清净之地 C. 高深的境界 D. 高深的修行
答案:1. B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唐顺之的《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但唐顺之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顺之诗集》:收录了唐顺之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顺之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诗作,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