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武宣教彻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3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武宣教彻二首 廖行之 〔宋代〕 书来撩我重思君,情比雝雝雁叫群。 词赋一时高李杜,弟兄今日扫机云。 未还金马日边诏,去作玉楼天上文。 千里莫能亲视窆,篇诗寄挽亦徒云。
白话文翻译:
你寄来的信件勾起了我对你的深深思念,我们的情感如同雁群中和谐的叫声。 你的词赋才华横溢,堪比李杜,你和你的兄弟如今如同扫除云雾般显赫。 你未能归来接受朝廷的诏令,却去了天上玉楼撰写文章。 我虽远在千里之外,无法亲自送你最后一程,只能通过这首诗表达哀思,但这不过是徒劳的言语。
注释:
- 雝雝:形容雁群和谐的叫声。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此处比喻诗人的词赋才华。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代指朝廷。
- 玉楼:传说中的仙人居所,此处比喻诗人去世后的去处。
- 视窆:指亲眼目睹葬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是为悼念某位武宣教彻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得知武宣教彻去世的消息后所作,诗人通过书信得知友人的死讯,心中充满哀思,遂作此诗以寄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书来撩我重思君”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收到信件而引发的思念之情。次句以“雝雝雁叫群”比喻友人之间的和谐情感。后两句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对其的敬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距离遥远无法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逝者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来撩我重思君”:诗人因收到信件而引发对友人的思念。
- “情比雝雝雁叫群”:用雁群和谐的叫声比喻友人之间的情感。
- “词赋一时高李杜”:赞美友人的词赋才华堪比李杜。
- “弟兄今日扫机云”:比喻友人和其兄弟如今显赫。
- “未还金马日边诏”:指友人未能归来接受朝廷的诏令。
- “去作玉楼天上文”:比喻友人去世后去了天上玉楼。
- “千里莫能亲视窆”:表达因距离遥远无法亲自送别的遗憾。
- “篇诗寄挽亦徒云”:通过诗歌寄托哀思,但感到徒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比雝雝雁叫群”和“词赋一时高李杜”。
- 象征:如“去作玉楼天上文”中的“玉楼”象征仙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逝者的无限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雝雝雁叫群:和谐的雁群叫声,象征友人之间的情感。
- 金马:朝廷的象征。
- 玉楼:仙境的象征,比喻友人去世后的去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情比雝雝雁叫群”中的“雝雝”形容的是什么? A. 鸟叫声 B. 雁群叫声 C. 风声 D. 水声 答案:B
-
诗中“词赋一时高李杜”中的“李杜”指的是谁? A. 李白和杜甫 B. 李商隐和杜牧 C. 李贺和杜审言 D. 李煜和杜光庭 答案:A
-
诗中“去作玉楼天上文”中的“玉楼”象征什么? A. 朝廷 B. 仙境 C. 书房 D. 宫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表达对李白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与廖行之的《挽武宣教彻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展现了梦境中的幻象和对友人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李白和杜甫的诗作,可对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