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题月轩
作者: 释德聪 〔宋代〕
轩前辘轳转冰盘,
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白话文翻译:
在我的月轩前,辘轳声声响起,像是在冰面上转动。
在轩里写诗,感觉寒冷透骨。
有多少人来欣赏明月,
却不知自己反而被月光所注视。
注释:
- 辘轳:一种用来提升重物的设备,这里用以比喻月轩前的动静。
- 冰盘:形容月光清澈明亮,似乎在冰面上反射。
- 彻骨寒:形容寒冷透彻,表达诗人的孤寂和清冷的感受。
- 明月:象征着清高、明亮和美好,但同时也暗示着孤独。
典故解析:
- 本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月亮的热爱与思考,月亮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如清冷、孤独、思乡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德聪,宋代著名僧人和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独坐在月轩中,感受到月光的清冷和内心的孤独。此时,诗人思考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理解的偏差。
诗歌鉴赏:
这首《自题月轩》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坐在月轩中,感受到月光的寒冷与孤独。前两句通过“辘轳”和“冰盘”的对比,展现了月轩外的动感与轩内的静谧,从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寒冷的氛围。后两句则引导读者反思,许多人只是来看明月,却未曾意识到自己在月光下的存在,仿佛月亮在俯视他们。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崇敬,也隐含了对人性和孤独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轩前辘轳转冰盘:描述月轩前的辘轳不断转动,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轩里诗成彻骨寒:在月轩内写诗,感受到深深的寒意,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孤独感。
- 多少人来看明月: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暗示月亮的吸引力。
- 谁知倒被月明看:反问人们,虽然他们在欣赏明月,但月亮其实是在观察他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比:辘轳与冰盘的对比,表现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 拟人:将月光拟人化,表现出月亮的观察与关注,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清冷、孤独和美好,常常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情感。
- 寒:不仅代表物理上的寒冷,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孤独? a. 辘轳
b. 月亮
c. 轩
d. 冰盘 -
“谁知倒被月明看”中的“看”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a. 观察
b. 欣赏
c. 感受
d. 思念 -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孤独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人情的讽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