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时间: 2025-01-06 15:1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旅牲牷。
触日看初起,随车应物先。
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
潇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歌谣喧泽国,稼穑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六义全。
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
白话文翻译
在西山祈雨的李大夫身边,我作为副相也戴着贵族帽子,分忧于这十个方面。火星在长空中闪烁,云汉在炽热的夏天显得格外遥远。我们在斋戒中祈求灵雨,希望能得到神灵的恩赐,真诚地与古代的贤人建立心灵的契合。夜深人静时,我驱车出行,带着清静的心情前往旅馆。触及日光的初升,随车而来的应是万物的生机。雷声在绝壁之上回响,雨水丰盈地滋润着幽暗的田野。细雨轻洒,四周的景象合为一体,空中雾气缭绕,万顷田野连成一片。歌声在国家的泽水边响起,农田里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三台盛大的故事依旧流传,新文的六义在今时仍然完整。愿这场雨水从此开始,天下的人民都期待着丰收的年景。
注释
- 亚相:副宰相,指权德舆本人。
- 冠貂蝉:戴着华丽的帽子,形容地位显赫。
- 火星:指天上的星星,常用来比喻光亮或希望。
- 云汉:银河,象征遥远。
- 斋祷:斋戒祈祷,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和期望。
- 驺驭:古代的车马,指出行。
- 雷音:雷声,象征丰雨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感悟及政治时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气候异常之际。作者通过祈雨的场景,表达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政治的思考,借古人故事引发对自然和人事的深思。
诗歌鉴赏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是权德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唐代政治与民生的紧密联系。诗中,诗人以李大夫的祈雨活动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诗的开头部分,权德舆自谦地提到自己作为副宰相的身份,显示了他对职责的重视。接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生动地使用了“火星”和“云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氛围,反映出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敬畏。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的描绘,表现出对丰雨的渴望,体现了丰收的希望。最后,诗人将个人的愿望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丰年到来的期待,彰显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亚相冠貂蝉:自我介绍,表明身份和地位。
- 分忧统十联:代表担任多种职责,忧国忧民。
- 火星当永日:比喻希望之光在黑暗中闪烁。
- 云汉倬炎天:描绘夏季炎热的天空,隐喻人们的期盼。
- 斋祷期灵贶:虔诚地祈求神灵的赐福。
- 精诚契昔贤:表达与古代贤者精神的契合。
- 中宵出驺驭:夜晚出行,象征清净的心境。
- 触日看初起:感受新生的曙光。
- 随车应物先: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应。
- 雷音生绝巘:雷声从山中传来,象征降雨的前兆。
- 雨足晦平阡:丰沛的雨水滋润大地。
- 潇洒四冥合:细雨轻洒,四周景象融为一体。
- 空濛万顷连:空中雾气弥漫,万顷田野连成一片。
- 歌谣喧泽国:歌声响起,象征国家的繁荣。
- 稼穑遍原田:农田丰收,象征民生富饶。
- 故事三台盛:历史故事的传承,文化的深厚。
- 新文六义全:新文化依旧完整,表现了对文化的珍视。
- 作霖应自此:期盼雨水从此而来。
- 天下待丰年:全天下的人们都期待丰收的年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星当永日”,通过火星象征希望。
- 拟人:如“雷音生绝巘”,将雷声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严格遵循对仗工整的形式,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仰以及对丰年到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亚相:权力与责任的象征。
- 火星:希望与光明。
- 云汉:遥远与神秘的象征。
- 雷音: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稼穑:农田的丰收,民生的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权德舆在诗中提到的“亚相”指的是他自己吗?
A. 是
B. 否 -
“雷音生绝巘”这句中“绝巘”指的是什么?
A. 极高的山
B. 平坦的田地 -
诗中提到的“稼穑”意指什么?
A. 农田的耕作与收成
B. 城市的繁华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权德舆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自然景象描写和对民生关注上的异同。权德舆更侧重于祈雨的实际意义,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