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古荒坟在,悠然我独寻。
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
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
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墓的探寻与感慨。万年后的荒坟依然存在,我独自悠然地前来寻访。墓地寂静无声,生前的红颜已化为尘土,黄泉深处的孤寂令人心痛。蔓草映照着冰冷的水面,空旷的郊野在夕阳下显得阴郁。诗人回忆起她的风流佳句,吟唱时不禁感到一阵伤心。
注释
- 万古:形容极长的时间,常指从古至今。
- 荒坟:荒凉的坟墓,表示无人祭奠。
- 悠然:指心境平和、安然自得。
- 红粉: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指苏小小。
- 冥寞:幽暗而寂寞,形容死后的孤独。
- 黄泉:指阴间,古人认为死者的灵魂所归之处。
- 蔓草:长而杂乱的草,常在墓地生长。
- 寒水:冰冷的水,象征死寂。
- 空郊:空旷的乡野,表示孤独的环境。
- 暧夕阴:温暖的夕阳笼罩着阴影,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 风流:才华横溢、风姿绰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子直,号青丘,生于今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以清丽见长而著称。权德舆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苏小小墓》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美丽女子苏小小的怀念与缅怀。苏小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子,因其才情与美貌而广为流传,后世对其的故事与诗歌颇多。权德舆在此诗中,借助对苏小小墓的探访,抒发出对逝者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小小墓》是一首充满了离愁与惋惜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苏小小墓时,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诗的开头“万古荒坟在”,以时间的流逝为引子,指出即使历史悠久,苏小小的墓依旧存在,形成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令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接着“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通过对比生前的美丽与死后的寂寞,强调了人生的无常,表达出一份深沉的惋惜与孤独感。
后两句“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用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蔓草与寒水象征着死亡的冷酷,而空旷的乡野与夕阳的阴影,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寂。最后一句“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才情的赞美,却又因其早逝而感到无比的伤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丽中透着一股哀伤,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人生命运的反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古荒坟在:时间悠久,荒凉的坟墓依然存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永恒。
- 悠然我独寻:诗人独自一人,心境平和地来探访,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沉思。
- 寂寥红粉尽:美丽的女子已不在,暗示着生死的对比与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 冥寞黄泉深:黄泉深渊的孤寂,强调了死亡的沉重与无情。
- 蔓草映寒水:杂草映照在冰冷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 空郊暧夕阴:空旷的乡野,笼罩在温暖的夕阳下,却显得阴郁,寓意着孤独与哀伤。
- 风流有佳句:美丽女子的风采与才华仍在,表现出诗人对她的追忆与赞美。
- 吟眺一伤心:吟唱时的不禁伤感,表达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逝者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荒墓比作时间的见证,强调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悠久。
- 拟人:蔓草与寒水仿佛有情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无奈。
- 对仗:前后对称的句子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苏小小的墓为起点,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消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深沉的伤感与孤独,呼应了对苏小小才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坟:象征死亡与遗忘。
- 红粉:代表美丽与青春。
- 黄泉:象征阴间与死亡的归宿。
- 蔓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情。
- 寒水:代表孤寂与冰冷的感受。
- 空郊:象征孤独与寂寞的环境。
- 夕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小小墓》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权德舆
- C. 白居易
- D. 杜甫
-
诗中“万古荒坟在”这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 A. 坟墓在风中摇曳
- B. 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永恒
- C. 墓地长满杂草
- D. 历史悠久的建筑
-
诗中“蔓草映寒水”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温暖与希望
- B. 凄凉与孤独
- C. 成长与繁荣
- D. 平静与安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充满了对人生与爱情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权德舆《苏小小墓》与李白《夜泊牛津》: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但前者更倾向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对夜晚孤独的感受。
-
权德舆《苏小小墓》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以自然景物衬托情感,但《苏小小墓》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关注人生的送别与离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