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兵部李尚书东亭诗》

时间: 2025-01-06 14:53:30

三接履声退,东亭斯旷然。

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

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

岂烦禽尚游,所贵天理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兵部李尚书东亭诗
三接履声退,东亭斯旷然。
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
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
岂烦禽尚游,所贵天理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亭的宁静和广阔,步履声渐渐远去,亭子显得格外清幽。风中轻拂着鹤氅,手中握着割佩的龙泉剑。云彩在山岩上层层叠叠,雨后松树和桂花显得格外鲜艳。与其烦恼于鸟儿的游动,不如珍视那自然的法则和天理的完美。

注释:

  • :脚步声。
  • 履声退:脚步声渐渐远去。
  • 东亭:指东边的亭子,象征一个清幽的场所。
  • 风流:气度和风范。
  • 鹤氅:一种像鹤一样的衣服,象征洒脱和高雅。
  • 操割佩龙泉:手持割佩的龙泉剑,象征勇气和正义。
  • 云卷岩巘叠:云彩在山岩上层叠,描绘自然景观。
  • 雨馀松桂鲜:雨后松树和桂花鲜艳,象征自然的生机。
  • 岂烦禽尚游:与其烦恼鸟儿的游动。
  • 所贵天理全:珍视自然的法则和完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26年-约787年),字子华,号少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兵部侍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权德舆与李尚书相聚东亭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东亭作为一个清幽的场所,成为诗人思索人生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亭”作为背景,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首句“三接履声退”便带出了环境的静谧,脚步声渐远,使得东亭显得更为旷然。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风流披鹤氅”,展现了自我洒脱的风度,似乎在暗示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

“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云卷的动态与松桂的鲜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也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最后,诗人以“岂烦禽尚游,所贵天理全”作为总结,强调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于外物的纷扰,珍视自然的法则与内心的和谐才是更重要的。这种思想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接履声退:描绘环境的安静,脚步声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东亭斯旷然:强调东亭的广阔与宁静,暗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
  3. 风流披鹤氅:表现诗人的洒脱与风范,暗示高洁的品格。
  4. 操割佩龙泉:展示出诗人的勇气与正义,传达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5. 云卷岩巘叠:描写自然景观的美丽,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
  6. 雨馀松桂鲜:表达雨后自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意象。
  7. 岂烦禽尚游:质疑对琐事的烦恼,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8. 所贵天理全:强调珍视自然规律与和谐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流披鹤氅”,将风度比作鹤的高洁。
  • 对仗:如“云卷岩巘叠,雨馀松桂鲜”,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如“云卷”,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自然、尊重天理,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亭:象征宁静与思考。
  • 鹤氅:象征高雅与洒脱。
  • 龙泉剑:象征勇气与正义。
  • 云与雨:象征自然的变幻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亭”指的是: A. 西边的亭子
    B. 东边的亭子
    C. 南边的亭子
    D. 北边的亭子

  2. 诗中“岂烦禽尚游”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鸟儿的喜爱
    B. 对外物的烦恼
    C. 对自然的尊重
    D. 对生活的麻木

  3. 诗人提到的“龙泉剑”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勇气与正义
    C. 朋友
    D. 爱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权德舆与王维的诗都关注自然与人生,王维更侧重于表现内心的宁静,而权德舆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权德舆的诗歌语言更为清新自然,而王维的诗则多了几分哲理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