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徽宗皇帝诗联扇面御书赞 岳珂 〔宋代〕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白话文翻译:
整个天下如同春天般温暖,这是皇帝心中的时令。 遇到特别的事物而产生感慨,这种情感流传至今。 宫廷扇子上的书法,有着如此神奇的笔墨。 愿传播仁慈之风,安慰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注释:
- 四海如春:比喻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同春天般温暖和煦。
- 时维帝心:指皇帝心中的时令,即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 遇特而感:遇到特别的事物或情境而产生感慨。
- 其传至今:这种感慨或情感一直流传到现在。
- 宫扇之存:指宫廷中保存的扇子。
- 有此神翰:指扇子上的书法极为精美,如同神来之笔。
- 原扬仁风:愿意传播仁慈和善的风气。
- 慰彼涂炭:安慰那些处于苦难和困境中的人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文学家,以其诗词和书法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赞颂了徽宗皇帝的书法艺术和其治国理念,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仁政的向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徽宗皇帝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皇帝的仁政理念和对人民的关怀。诗中“四海如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治下的太平盛世,而“原扬仁风,慰彼涂炭”则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仁政的期待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仁政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首句以春天比喻太平盛世,强调这是皇帝心中的理想状态。
-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次句表达了作者对特别事物的感慨,这种情感一直流传至今。
-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第三句赞美了宫廷扇子上的书法艺术,称之为“神翰”。
-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末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传播仁慈之风,安慰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修辞手法:
- 比喻:“四海如春”比喻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 拟人:“时维帝心”将时令拟人化为皇帝的心思。
- 对仗:“原扬仁风,慰彼涂炭”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徽宗皇帝的仁政和书法艺术,表达了作者对仁政的向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四海如春”、“宫扇之存”、“神翰”、“仁风”、“涂炭”。
- “四海如春”象征太平盛世,“宫扇之存”象征皇家艺术,“神翰”象征书法艺术的高超,“仁风”象征仁政,“涂炭”象征人民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四海如春”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太平盛世 C. 皇帝的心思 D. 人民的苦难 答案:B
-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传播仁慈之风 B. 安慰皇帝 C. 赞美书法 D. 传播苦难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与诗中的“四海如春”相呼应。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诗中的“慰彼涂炭”相呼应。
诗词对比:
- 《徽宗皇帝诗联扇面御书赞》与《岳阳楼记》: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前者更侧重于赞美皇帝的仁政和书法艺术,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岳珂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书法艺术》:详细介绍了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神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