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伟人早逝的感慨,尽管他已不在,但他的形象依然清晰在眼前。曾参虽然年老,却愿意追随孔子,忠诚不渝。诗中提到的性理深邃如天渊,荣华富贵如同闪电般转瞬即逝。只有他的奏章仍旧保留,令圣主铭记他的忠诚。
注释
- 斯人:指代某位伟人或有德之士。
- 夭:指早逝。
- 堂堂:形容气宇轩昂或形象清晰。
- 曾参:指曾子,孔子的学生,因其忠诚和德行受到尊敬。
- 黑头公:指孔子,因其头发乌黑而称。
- 性理:指人的本性和道理,暗示深刻的哲学思考。
- 露电空:形容荣华富贵转瞬即逝。
- 章奏:指奏章或奏乐,表示对国家或君主的忠诚。
典故解析
- 曾参:曾子是儒家重要人物,代表了对孔子的忠诚和传统道德的坚守。
- 黑头公:孔子被称为“黑头公”,象征着其智者的地位与影响力,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和词。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感同身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曾子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崇敬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曾子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和德行的崇高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感伤。诗的开头以“不谓斯人夭”引入,立刻引发读者对于早逝之人的思考,接着以“堂堂在目中”描绘出那位伟人的形象犹在眼前,表现了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曾子的黄面与孔子的黑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传承与忠诚的主题。后半部分提到的“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则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荣华富贵如电光石火般短暂,唯有忠诚与德行才能流芳百世。最后,诗人以“独馀章奏在”来强调曾子的忠诚与贡献,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当下忠臣的呼唤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谓斯人夭:不认为这位伟人会早逝。
- 堂堂在目中:他那高大的形象仍在眼前,令人忆起。
- 曾参黄面老:曾子已是年迈的老人。
- 肯恋黑头公:依然愿意追随孔子,表现了忠诚。
- 性理天渊彻:人的性情和道理深邃悠远。
- 荣华露电空:荣华富贵如同闪电般空虚而短暂。
- 独馀章奏在:唯有他的奏章依然存在。
- 圣主记遗忠:圣主会铭记他的忠诚与贡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荣华比作“露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短暂。
- 对仗:如“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忠诚与德行的重要性,借曾子的典故传达出对伟人早逝的惋惜,同时也对当下士人忠心耿耿的呼唤,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曾参:忠诚与德行的化身。
- 黑头公:象征知识与智慧的导师。
- 电:象征荣华富贵的短暂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忠诚与德行
c) 爱情 -
“荣华露电空”中的“露电”比喻什么? a) 自然现象
b) 短暂的荣华富贵
c) 永恒的智慧 -
诗中提到的“曾子”是指谁? a) 孔子的学生
b) 一位帝王
c) 历史人物
答案
- b) 忠诚与德行
- b) 短暂的荣华富贵
- a) 孔子的学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忠臣的追忆。
- 《归园田居》: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刘克庄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