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上元)》

时间: 2025-01-09 00:05:24

料峭小桃风。

凝淡春容。

宝灯山列半天中。

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

酒滴小槽红。

一饮千钟。

铜荷擎烛绛纱笼。

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上元) 谢逸 〔宋代〕

料峭小桃风。凝淡春容。宝灯山列半天中。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 酒滴小槽红。一饮千钟。铜荷擎烛绛纱笼。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微风带着桃花的寒意,春色淡淡地凝结。高耸的灯山上挂满了宝灯,仿佛占据了半个天空。穿着华丽的服饰,妆容精致的情侣们手牵手,匆匆地笑着交谈。 酒从红色的小槽中滴落,一杯接一杯地畅饮。铜制的荷叶托着蜡烛,红色的纱笼罩着。回家时,院子里笙歌喧天,月光照在窗帘上。

注释:

  • 料峭:形容春风微寒。
  • 小桃风:指初春时节带有桃花香气的微风。
  • 凝淡春容:形容春色淡雅而凝聚。
  • 宝灯山:指装饰华丽的高大灯山。
  • 丽服靓妆: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妆容。
  • 笑语匆匆:匆忙中带着笑声的交谈。
  • 酒滴小槽红:酒从红色的小槽中滴落。
  • 一饮千钟:形容饮酒量大,一饮而尽。
  • 铜荷擎烛:铜制的荷叶形状的托盘上放着蜡烛。
  • 绛纱笼:红色的纱笼罩着。
  • 笙歌喧院落:院子里充满笙歌和喧闹声。
  • 月照帘栊:月光照在窗帘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浪淘沙(上元)》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灯会、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上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的繁华景象。诗中“料峭小桃风”和“凝淡春容”描绘了初春的微寒和春色的淡雅,为节日的喜庆气氛做了铺垫。“宝灯山列半天中”形象地描绘了灯山的高耸和华丽,而“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节日的欢乐和热闹。后两句“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夜晚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料峭小桃风。凝淡春容。”:描绘初春的微寒和春色的淡雅,为节日的喜庆气氛做了铺垫。
  2. “宝灯山列半天中。”:形象地描绘了灯山的高耸和华丽。
  3. “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生动地展现了人们节日的欢乐和热闹。
  4. “酒滴小槽红。一饮千钟。”:形容饮酒的畅快和热闹。
  5. “铜荷擎烛绛纱笼。”:通过光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夜晚氛围。
  6. “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夜晚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宝灯山列半天中”比喻灯山的高耸和华丽。
  • 拟人:“笑语匆匆”赋予人们节日的欢乐和热闹以生命力。
  • 对仗:“酒滴小槽红。一饮千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通过对光影、声音和色彩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夜晚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美好。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料峭、小桃风、凝淡春容、宝灯山、丽服靓妆、笑语匆匆、酒滴小槽红、一饮千钟、铜荷擎烛、绛纱笼、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视觉和听觉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夜晚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料峭小桃风”形容的是什么? A. 春风微寒 B. 桃花香气 C. 春色淡雅 D. 节日气氛 答案:A

  2. “宝灯山列半天中”描绘的是什么? A. 灯山的高耸 B. 灯山的华丽 C. 灯山的数量 D. 灯山的形状 答案:A

  3. “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描绘的是什么? A. 人们的欢乐 B. 人们的忙碌 C. 人们的悲伤 D. 人们的孤独 答案:A

  4. “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描绘的是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夜晚的热闹 C. 夜晚的寒冷 D. 夜晚的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谢逸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与谢逸的《浪淘沙(上元)》:两首诗都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辛弃疾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而谢逸的诗则更加注重场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