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大校书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王大校书分别时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河水自嶓冢(山名)流向汉川,象征离别的旅程。接着提到桑树下的君子有意,表示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解开缆绳,准备开宴,暗示即将分别的心情。后面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眷念与期望,希望能通过书信保持联系,期待能听到朋友的好消息。
注释
- 导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 嶓冢:指的是山名,象征离别之地。
- 汉川:指汉水,象征远行之路。
- 维桑:指桑树,古人常用桑树作为友谊的象征。
- 解缆:解开缆绳,指准备启程。
- 尺书:指书信,短小的书信。
- 鲤鱼传:古代传说中鲤鱼跃龙门,象征飞黄腾达。希望能通过书信传达好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孟浩然与王大校书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恋和对友谊的珍视。正值唐代盛世,士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人以诗寄情,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孟浩然的《送王大校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结合离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中,诗人以河流作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河水从山间流出,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而即将分离的现实让这种流淌变得更加惆怅。
次联“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境。桑树是古代友谊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借用桑树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解缆”一词极富动感,展现了即将出发的紧迫感,诗人在欢宴中暗含了离别的情绪,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无奈,云雨象征着愁苦的心情,而“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渴望通过书信保持联系,期待听到友人的消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自然,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导漾自嶓冢:河水从山间流出,描绘自然景色与离别情境。
- 东流为汉川:流向汉川,象征奔向远方,隐含离别之意。
- 维桑君有意:桑树下的君子,象征深厚友谊。
- 解缆我开筵:解开缆绳,准备离去,暗示离别的心情。
- 云雨从兹别:云雨象征哀愁,渲染离别的凄凉。
- 林端意渺然:在林边的心情显得渺小而无奈。
- 尺书能不吝:希望能多写书信,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时望鲤鱼传:期待能听到好消息,象征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河水流动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离别。
- 拟人:云雨的情感,赋予自然界以人性。
- 对仗:整首诗字句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开始。
- 桑树:象征友谊与关怀。
- 云雨:象征离别时的愁苦。
-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河流
- B. 山
- C. 村庄
-
“尺书”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书籍
- B. 书信
- C. 诗词
-
诗中提到的“鲤鱼传”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友情
- C. 成功与希望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送王大校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友谊与离别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