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居》

时间: 2025-01-19 20:08:47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风宝围腰。

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山居
作者: 方岳 〔宋代〕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风宝围腰。
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感受。清晨,老者们的靴子声响起,开始了新的一天,但在幽静的地方,有人对喧闹的生活感到厌烦。十月的江乡,稻谷已经成熟,茅屋里只点着一盏孤灯,显得山中格外寂寥。诗人感慨,天并不赐予人以生犀般的智慧,而今的人们却能够用风宝围绕腰间,炫耀自己的富贵。从我所喜爱的事物中,宁愿不去误会他人,洙泗坛的荒凉之处却还有美玉的存在。

注释

  • 鸣靴:指老者走路时发出的靴子声。
  • 幽处:指安静、隐秘的地方。
  • 江乡:指江边乡村。
  • 稻成熟:稻子成熟的季节。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简陋而朴素。
  • 天不与生犀插脑:意为天并不赐予智慧。
  • 宝围腰:指华丽的装饰品。
  • 洙泗坛:古代祭祀的地方,此处指荒凉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宗白,号云溪,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题材,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次韵山居》创作于方岳隐居的山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诗中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歌鉴赏

《次韵山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开篇以“诸老鸣靴日上朝”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氛围,老者在忙碌中显得喧闹,与诗人内心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提到“江乡十月稻成熟”,展现出丰收的景象,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暗示了生活的另一种美好。

“茅屋一灯山寂寥”,一句中,诗人通过茅屋和孤灯的对比,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感受,仿佛在说,即使物质丰富,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之后,诗人提到“天不与生犀插脑”,表达了人们在追求智慧和物质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失去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洙泗坛荒有玉条”结尾,暗示即使在荒凉之地,也有美好的东西存在,展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清新婉转的言辞中,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所追求的清雅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诸老鸣靴日上朝:老者们走动的声音,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2. 有人幽处厌喧嚣:有人在安静的地方,对喧闹的生活感到厌烦,表达了对宁静的渴望。
  3. 江乡十月稻成熟:描绘丰收的季节,展现自然的美好。
  4. 茅屋一灯山寂寥:茅草屋里只点着一盏灯,突显孤独与清幽。
  5. 天不与生犀插脑:比喻智慧的缺乏,反映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6. 人今能风宝围腰:现代人可以用奢侈品装饰自己,暗示对物质的追求。
  7. 从吾所好宁相误:表达诗人对自身喜好的坚持。
  8. 洙泗坛荒有玉条:暗示即使在荒凉之处,仍可发现美好,体现乐观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老者的喧闹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如“天不与生犀插脑”,用生犀比喻智慧,形象生动。
  • 意象:茅屋、灯光、稻谷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居图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厌恶,以及在宁静中发现生活美好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灯光:孤灯映衬出寂寥与思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 稻谷: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自然的馈赠。
  • 玉条:暗示即使在荒凉的环境中,也有美好事物的存在,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江乡十月稻成熟”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 A. 春天的景色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洙泗坛荒有玉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乐观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 陶渊明:同样描绘隐逸生活,但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静夜思》 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粗略解读

方岳与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通过个人情感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三者各有千秋,共同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方岳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