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琴溪
竹色千钟静,溪光一鉴开。
岩隈宿风雨,人迹老莓苔。
控鲤定何在,骑鲸今不来。
空馀泉上月,与我共徘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竹子的绿色在千钟的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新,溪水的光辉像一面镜子般明亮。岩石的缝隙里常年积存着风雨,只有苔藓上留下了人们的足迹。控制鲤鱼的钓者如今不知身在何方,骑鲸而来的远客也不再出现。只剩下泉水上空的明月,陪伴我在这片静谧中徘徊。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钟静:形容竹子的颜色如千钟般静谧。
- 溪光一鉴开:溪水波光如镜,明亮而清澈。
- 岩隈:岩石的缝隙,隐蔽之处。
- 控鲤:指钓鱼,控是控制,鲤是鲤鱼。
- 骑鲸:比喻乘风破浪而来的客人。
- 空馀:只剩下,空荡荡的意思。
- 泉上月:泉水上空的明月,形象而富有诗意。
典故解析:
“控鲤”可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钓鱼是象征悠闲的生活状态。“骑鲸”常用来形容身处高远之境,或有凌云壮志的志向,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由和远方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和谐美。其风格清新脱俗,常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琴溪》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淡泊,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诗歌鉴赏:
《琴溪》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开头两句描绘了竹林与溪水的宁静美,令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竹色与溪光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岩隈宿风雨”和“人迹老莓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迹的稀少,显示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最后两句则通过“控鲤”和“骑鲸”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这些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竹林和溪水的美,设定了清静的环境。
- 第三四句:通过风雨与苔藓的描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人迹的稀少,增强了孤独感。
- 第五六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生活已经遥不可及。
修辞手法:
- 比喻:溪光如镜,形象地展现了水面的清澈。
- 拟人:人迹老莓苔,给予苔藓以人的情感色彩。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色:象征清新、宁静。
- 溪光:象征明亮、清澈,寓意着心灵的纯净。
- 岩隈:隐喻深邃的内心世界。
- 人迹:代表人类活动的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
- 泉上月:象征孤独与宁静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控鲤”指的是什么?
A. 钓鱼
B. 游泳
C. 乘船
D. 远足 -
诗中提到的“骑鲸”主要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旅途
B. 自由与理想
C. 舒适的生活
D. 追求财富 -
诗中“空馀泉上月”所传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兴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琴溪》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描绘自然景色的主题,但李弥逊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