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池水如带,
巫山云似盖。
瀄汩背吴潮,
潺湲横楚濑。
一望沮漳水,
宁思江海会。
以我径寸心,
从君千里外。
白话文翻译:
汉水的波光如同飘带,
巫山的云雾宛如盖子。
水流潺潺,背后是吴地的潮水,
潺潺流水,横穿楚地的河岸。
远远望去,沮水与漳水相交,
何必想到江海的相聚呢?
我那寸心虽小,
却愿随着你千里之外。
注释:
- 汉池:指汉水,古代重要河流之一。
- 巫山:位于今重庆,因其壮丽的山景常被诗人吟咏。
- 瀄汩:形容水流动的样子,清澈流畅。
- 背吴潮:吴地即今江苏一带,潮水指江河潮汐。
- 潺湲:潺潺流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沮漳水:沮水和漳水都是流经楚地的河流。
- 宁思:何必去想。
- 径寸心:指自己微小的心意。
- 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了汉水和巫山,二者在古代文人作品中都常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汉水流淌,象征着思乡之情;巫山的云雾则传达出一种缥缈的美感,常与离别、相思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赋、诗著称,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沈约送别友人之际,正值夜晚,诗人在汉水与巫山之间的景色中感受到离别的惆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饯谢文学离夜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水与巫山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开篇用“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传达出水面与云层的柔美,映衬出离别的伤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水流的潺湲,巧妙地将江河的潮水与友人的离去相联系,表现出即使在自然的流动中,也无法摆脱思念之情。
最后的两句“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更是点明了心意的深邃与遥远,尽管相隔千里,诗人的心始终与友人相连。这种情感的传递,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切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池水如带:描绘了汉水的柔美,犹如飘带般轻盈。
- 巫山云似盖:巫山的云层如同一层轻柔的盖子,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瀄汩背吴潮:水的流动声响,暗示着吴地的潮水在背后流淌。
- 潺湲横楚濑:水流潺潺,穿过楚地的河岸,增强了景象的动态感。
- 一望沮漳水:远望沮水与漳水的交汇,表现出诗人的思绪。
- 宁思江海会:即使思念江海的相聚,也未必能如愿。
- 以我径寸心:表达了自己微小的心意,虽小却真挚。
- 从君千里外:尽管相隔千里,心意相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如带”、“云似盖”,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相似的句式加深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展开,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并强调了心意的深远和持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思念。
- 巫山:代表着高远与神秘,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潮水:隐喻友人的离去与惆怅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汉池水被比喻为什么?
A. 帽子
B. 带子
C. 云彩 -
诗中提到的“巫山”位于哪个地区?
A. 今北京
B. 今重庆
C. 今江苏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物理距离
B. 自然景象
C. 时间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沈约 vs. 李白:沈约的《饯谢文学离夜诗》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的送别诗则更加豪放,富有激情。两者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南北朝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