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时间: 2025-01-19 16:51:03意思解释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
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
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
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白话文翻译
范公是太史的助手,他在高山之上立足,成为先贤的后继者。
他将历史的智慧发扬光大,治学的范围涵盖了六经的教诲。
他投身于大海与高山之间,直至抵达京城与洛阳。
仲子来到长沙,带来安慰,解除了我心中的饥渴。
注释
- 范公: 指范晔,东汉历史学家,撰《后汉书》。
- 太史: 史官,专门负责记录历史的人。
- 六经: 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
- 仲子: 指仲尼,即孔子,代表儒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追求清新自然,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为题,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时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后辈学子的寄托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诗中提到了范公的卓越成就,通过他与历史的关联,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第一联通过“山立”与“先达”的对比,展现了范公的崇高地位和学识的深厚,暗示着后人应以他为榜样。
接下来的两联,黄庭坚通过“百代史”和“六经”的对比,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投身转岭海”,象征着知识的广博与探索的精神,表明了学者应当勇于探索与学习。
最后一联提到的仲子,既是对孔子思想的致敬,也象征着对后辈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学术精神的呼唤,展现了黄庭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
这句表现了范公的身份与地位,寓意着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
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
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经典文化的传承。 -
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
描述了他游历四方,最终来到文化中心的过程,象征着知识的传递。 -
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通过孔子的到来,暗示了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结构,如“山立”与“百代史”,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 “投身转岭海”象征着学者勇于探索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教育的重视,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 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学识的巅峰。
- 海: 代表着广博的知识与无尽的探索。
- 长沙: 作为地名,象征着文化的交汇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黄庭坚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六经”不包括哪一部?
A. 《易经》
B. 《道德经》
C. 《诗经》
D. 《春秋》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黄庭坚的此诗均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不过苏轼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悟与自然的描写,而黄庭坚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尊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黄庭坚评传》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黄庭坚的诗歌及其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