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时间: 2025-01-01 15:5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作者:陆游 〔宋代〕
倚桥临水似催诗,戏伴鹅黄上柳丝。
万里西湖惊断梦,二年东阁忆幽期。
插瓶直欲连全树,簪帽凭谁拣好枝?
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
白话文翻译
在桥边临水而立,似乎在催促我写诗;玩耍时伴着鹅黄色的柳丝。
万里之外的西湖,让我在梦中惊醒;两年间在东阁,回忆那幽静的约期。
插瓶的梅花,真想连同整棵树一起插;但谁来帮我挑选那些美丽的枝条呢?
只愿你不要为这凄凉而叹息,我一生本就不愿让春天知晓我的心情。
注释
- 倚桥:靠在桥上,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鹅黄:形容柳树的嫩芽,颜色像鹅毛一样黄。
- 万里西湖:指代西湖,暗示着远方的思念。
- 东阁:这里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或游玩的地方。
- 插瓶:把花插在瓶中,通常用于装饰。
- 簪帽:古人用来固定帽子上的饰物。
典故解析
- 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美丽与思念。
- 东阁:可能指诗人曾经写诗或与友人聚会的地方,承载着回忆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时刻,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与对春天的复杂心情。诗中“倚桥临水”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可能在创作的灵感和思绪的酝酿中。接着“万里西湖惊断梦”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写梅花时,既有对美的渴望,又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情感,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一味凄凉君勿叹”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坦然与释然,虽然生命中的春天充满不如意,但他选择接受这份无奈与凄凉,而不是沉溺于悲伤之中。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细腻,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桥临水似催诗:诗人站在桥边,水面上波光潋滟,似乎在催促他写出灵感。
- 戏伴鹅黄上柳丝:春天的柳丝嫩黄,诗人和春天的景色玩耍,感受生机。
- 万里西湖惊断梦:远方的西湖让诗人从梦中惊醒,暗示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 二年东阁忆幽期:两年来在东阁的回忆,充满对往昔的怀念。
- 插瓶直欲连全树:希望把梅花整棵树一起插入瓶中,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 簪帽凭谁拣好枝:没有人来帮我挑选好看的梅花枝,表现孤独与无奈。
- 一味凄凉君勿叹:即使感到凄凉,也希望朋友不要为我担忧。
- 平生初不愿春知:我一生都不希望春天知道我的心事,暗示对内心情感的隐秘和不愿外露。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里西湖”和“二年东阁”,形成美丽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表示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寄托。
- 比喻:如“插瓶直欲连全树”,将梅花的美与诗人的心情联系在一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接受。主题上融合了孤独、思念与哲理,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诗人把梅花视为自己内心情感的寄托。
- 春天:代表新的开始与美好,但在诗中却是诗人内心孤独的映照。
- 桥水: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融合,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阁”是指什么地方? A. 西湖
B. 诗人曾居住的地方
C. 梅花树
答案:B -
“倚桥临水似催诗”中的“催诗”表示什么? A. 让诗人写诗
B. 让诗人感到焦虑
C. 让诗人休息
答案:A -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喜爱
B. 无所谓
C. 厌恶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与《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均反映了孤独的情感,但柳宗元的诗更为冷清,陆游则在孤独中融入了对梅花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