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 〔唐代〕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白话文翻译
在谷口等待朋友的来访,却在空寂的屋子里没有见到你。
山涧的花在傍晚的雨中绽放,潭边的树木在温暖的春云下摇曳。
小路上人迹罕至,屋檐下静静地有几只鹿群。
我的衣物与床铺安静地相伴,山间的雾气弥漫在碧绿的空气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谷口:指山谷的入口,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空斋:空荡荡的房间,表示孤独和等待。
- 涧花:山涧中的花,意味着自然的美丽。
- 然:燃烧,指花在雨中盛开的状态。
- 潭树:潭边的树木,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门径:门前的小路。
- 稀人迹:人迹罕见,形容环境的宁静。
- 衣裳与枕席:象征作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孤独。
- 山霭:山间的雾气或云气,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和幽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生于公元715年-去世于公元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而著称。其诗作语言清新、意象独特,常常融入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岑参的晚年,作者在谷口的隐居生活中,渴望与友人相聚,然而实际生活的孤独感也让他感到失落。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冠谷口招郑鄠》是一首典型的描写自然与人际关系的诗作,展现了岑参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诗的开篇“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自然描写,涧花、潭树、鹿群等意象,既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和美丽,也反衬出他内心的孤独。尤其是“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一句,既表明了诗人独处的状态,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情的淡漠,体现出一种淡雅的艺术风格,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表达了作者在谷口等待友人来访的期待,但却因孤独而未能见面,情感深沉。 -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描绘了自然景色,晚雨中的山涧花朵绽放,春天的云雾环绕着潭边的树木,传递出春意盎然的气息。 -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通过描写小路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屋檐下的鹿群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自然气息。 -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以衣物与床铺相伴,表达了孤独的生活状态,山间的雾气则为这一切增添了一层神秘与朦胧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自然意象如“涧花”“潭树”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淡漠与内心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谷口:象征着幽静、隐逸的生活环境。
- 涧花:代表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潭树:象征着生长与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鹿群: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山霭:代表了朦胧的情感与神秘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空斋不见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涧花然暮雨”中“然”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燃烧
B. 绽放
C. 开放
D. 明亮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友谊与孤独
C. 战争与和平
D. 家庭与亲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岑参的《高冠谷口招郑鄠》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感悟,但岑参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孤独的体验,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豪情壮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岑参《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