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客舍歌》

时间: 2025-01-03 13:31:30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意思解释

邯郸客舍歌

原文展示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白话文翻译

一位客人从长安而来,骑马沿着邯郸的道路而行。
他在丛台下感到伤心,那里长满了蔓草。
客舍的门口临近漳水,垂柳下停着钓鱼的船只。
邯郸的姑娘在夜间卖酒,对着客人挑灯数着钱。
他酩酊大醉时正值正午,便在酒垆上唱着狂歌沉沉入睡。

注释

  • 邯郸:古代的城市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长安:古代的都城,即今西安。
  • 丛台:古代的一个台名,意指伤心的地方。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和哀愁。
  • 沽酒:出售酒水的意思。

典故解析

  • 长安:是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繁华与荣耀。
  • 邯郸:作为一个著名的城市,常被诗人用来表达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 酩酊醉:表明一种放纵与逃避的状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子美,号青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70年。其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边塞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士兵的英雄气概。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邯郸客舍歌》作于岑参在邯郸时,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邯郸客舍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旅客在邯郸的短暂经历与感受。诗歌开头通过“客从长安来”引出了旅客的身份,立刻带入了游子离乡的情景。接着“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感伤,丛台的意象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更象征着旅途中孤独与失落的心情。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则描绘出一幅水乡的美丽图景,柳树与水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后的“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则瞬间将气氛变得热烈,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人情。在这里,邯郸的女子不仅是酒的销售者,也是生活中乐观的一面,给旅客带来片刻的欢愉。

最后一句“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则将情绪推向高潮,醉酒的旅客沉沉入睡,仿佛在逃避现实的烦忧,体现出一种对生活无奈的解脱。这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生短暂、孤独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引入故事背景,描绘了一个旅人的旅程,体现了行者的孤独与游历。
  2.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通过丛台下蔓草的意象,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心中的伤感。
  3.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描写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展现了当地女子的活泼与热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喜悦。
  5.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醉酒的状态象征着逃避与放纵,反映了旅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伤心丛台下”,通过景物比拟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临漳水边,垂杨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如“对客挑灯夸数钱”,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活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表达了人生在旅途中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繁荣与希望。
  • 邯郸:代表着乡愁与离别。
  • :象征柔美与哀愁。
  • :代表欢愉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客”从哪个城市来?

    • A. 洛阳
    • B. 长安
    • C. 北京
  2. 诗中提到的“丛台”代表了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伤心
    • C. 无奈
  3. 旅人在诗的最后是如何状态的?

    • A. 清醒
    • B. 酩酊醉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岑参 vs. 王之涣: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离别的情感,但岑参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与生活的细节,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气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岑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