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刑部索书册 其二》
时间: 2024-12-29 17:11:40意思解释
冯刑部索书册 其二
原文展示:
专城奏课有光辉,两世承恩曳锦绯。钟鼓鸡人双阙晓,殿廷鸾字五函飞。高门正好过宾从,载道今闻有是非。老矣何心评月旦,不胜乡曲念依依。
白话文翻译:
在专城奏课的日子里,光辉灿烂,两代人承受的恩泽如同披上锦绣的红衣。晨钟暮鼓与鸡鸣声交替,双阙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清晰,殿廷上飞舞的鸾字仿佛是五个函件随风而去。高门大户正好迎接宾客,关于道理如今听闻的却是是非之言。年纪已大,何必再去评说月旦,心中不胜家乡曲调的依依念念。
注释:
- 专城:指朝廷的某个专门负责奏章的地方。
- 光辉:这里指美好的声誉或光芒。
- 钟鼓鸡人:指清晨的钟声、鼓声和鸡鸣,象征着清晨的到来。
- 双阙:指宫殿的双重城阙。
- 鸾字:指一种神鸟,象征吉祥,诗中指文字的飞扬。
- 高门:指富贵人家。
- 月旦:古代对诗文的评论。
- 乡曲:家乡的歌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才,号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而著称,风格独具,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富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徐渭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荣华富贵的追忆与对乡土情怀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是非”似乎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富贵生活的追忆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两句“专城奏课有光辉,两世承恩曳锦绯”生动地描绘了在朝廷中奏章的光彩与荣耀,体现了作者对曾经辉煌岁月的怀念。接下来,晨钟暮鼓与鸡鸣声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晨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高门正好过宾从”,不仅描绘了高门大户迎接宾客的场景,更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在年纪渐长的情况下,作者对“是非”的感慨更显得深沉。最后两句“老矣何心评月旦,不胜乡曲念依依”,则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对过往的无奈,表达出一种对家乡音乐的依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专城奏课有光辉:描绘了朝廷奏章的光辉岁月,暗含对荣华的追忆。
- 两世承恩曳锦绯:提到两代人承受恩泽,体现历史的延续和个人的渺小。
- 钟鼓鸡人双阙晓:晨钟与鸡鸣,描绘清晨的景象,象征生活的开始。
- 殿廷鸾字五函飞:殿廷中飞舞的鸾字,暗示着文才的流露与风华。
- 高门正好过宾从:高门大户迎接宾客,反映了社交的繁华。
- 载道今闻有是非:如今听闻的是非,隐喻社会风气的变化。
- 老矣何心评月旦:年老不再关心诗文的评论,感叹时光流逝。
- 不胜乡曲念依依:对家乡歌曲的思念,表达对故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钟鼓鸡人”“双阙晓”,形成工整的结构。
- 比喻:将承受的恩泽比作“锦绯”,突显其珍贵。
- 拟人:如“鸾字五函飞”,赋予文字以生命,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与对家乡深深的依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歌通过清晨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高门:象征富贵与社交生活。
- 乡曲:象征故乡的情感与归属感。
- 鸾字:象征文采与气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高门”指的是? A. 贫民房
B. 富贵人家
C. 学校
D. 乡村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专城奏课有光辉”,反映了作者对__的怀念。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社会是非的无奈。(对/错)
答案:
- B
- 荣华富贵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徐渭与李白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徐渭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作乐来抒发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深刻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徐渭与他的诗歌艺术》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