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宣府九日同杨惠两乡人集北山寺而昨夕风烈甚雨即成雪壤不膏故山悉赭结句别有所为》

时间: 2024-12-29 03:33:13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白话文翻译

北山的寺庙高台位于大漠的东边,异乡的朋友们在这里相聚,共同举杯畅饮。
飘落的花瓣已然成为了初秋的雪,风中落帽又何必在意。
经历百折千回,依然不离那山的赭色,几棵榆树在寺门前的红色正好显现。
世间万事何曾能逃避,如何能每天都缝制萸囊以求安宁。

注释

  • 北寺:指北山的寺庙。
  • 高台:高耸的台地或建筑。
  • 他乡:异乡,远离故乡的地方。
  • 尊酒:举杯敬酒。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秋雪:秋天飘落的花瓣,像雪一样。
  • 落帽:帽子被风吹落。
  • 百折不离:经历许多曲折而始终不变。
  • :红褐色。
  • 萸囊:用香草做的囊,象征辟邪和保平安。

典故解析

  • 萸囊:古代有把萸草做成囊的习俗,用于祈求平安。萸囊常被用作避邪的象征。
  • 飞花:暗指自然界的无常,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澄怀,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和朋友在北山寺相聚,外面风雨交加,仿佛是自然的洗礼,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山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共饮的情景。开头的“北寺高台大漠东”描绘了孤寂的环境,结合“他乡尊酒两萍逢”,表现了在异乡相聚的温暖与感动。自然界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交错形成鲜明对比,飞花如雪的意象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诗中提到“落帽何劳隔夜风”,表现出对生活中琐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的无常,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为珍贵。接着,“百折不离山色赭”道出生活的坚持与坚韧,尽管经历无数曲折,仍然能够在变化中保持本色。最后一句“安得萸囊日日缝”,则进一步延伸了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平安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徐渭特有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寺高台大漠东:北山的寺庙高台位于大漠的东边,创造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意境。
  • 他乡尊酒两萍逢:在异乡相聚,举杯畅饮,表达了相遇的欢愉与珍惜。
  • 飞花巳作先秋雪:花瓣已经如秋雪般飘落,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 落帽何劳隔夜风:落下的帽子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烦恼,与自然的力量相比微不足道。
  • 百折不离山色赭:经历多次挫折仍然不改初心,表现了坚韧的品格。
  • 数榆忽露寺门红:榆树的红色象征生机与希望,寓意着在困境中依然能够见到光明。
  • 世间何事非堪避:反思人生,指出无法逃避的现实。
  • 安得萸囊日日缝:渴望安宁的心情,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飘落的花瓣比作秋雪,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如“飞花”与“落帽”的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萸囊象征着平安和保护,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展开。在自然的变迁与个人生活中,诗人反思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命的脆弱,强调了在变幻的生活中坚持自我和珍惜身边的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寺:象征孤独与高远。
  • 飞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落帽: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 萸囊:象征平安与避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寺”指的是哪里? A. 西山
    B. 南山
    C. 北山
    D. 东山

  2. 诗中“飞花巳作先秋雪”是指什么? A. 秋天的雪
    B. 飘落的花瓣
    C. 冬天的雪
    D. 飞翔的鸟

  3. “安得萸囊日日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声
    C. 平安
    D. 荣誉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
  • 《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