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兄阆之》

时间: 2025-01-14 07:26:08

怅望人间万事违,私书幽梦约忘机。

荻花村里鱼标在,

石藓庭中鹿迹微。

幽径定携僧共入,寒塘好与月相依。

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从兄阆之
李商隐

怅望人间万事违,
私书幽梦约忘机。
荻花村里鱼标在,
石藓庭中鹿迹微。
幽径定携僧共入,
寒塘好与月相依。
城中猘犬憎兰佩,
莫损幽芳久不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万事不遂心意的感慨,同时也回忆起与从兄的情谊。诗人写道,自己在幽幽的梦中约定着,却常常忘记了现实的纷扰。在荻花飘荡的村庄里,鱼竿静静地竖立着,而石头上青苔覆盖的庭院里,偶尔能见到鹿的足迹。诗人希望能与僧人一起走入那条幽静的小路,在寒塘边与明月相依相伴。可是城市中的犬吠声却让他感到厌烦,害怕这会妨碍了那份幽静的美好,令他难以久留。

注释:

  • 怅望:失望地望着。
  • 私书:私下里书写的信件。
  • 幽梦:静谧的梦境。
  • 荻花:一种水边植物,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 鱼标:钓鱼的标记。
  • 石藓:石头上的青苔。
  • 鹿迹:鹿的足迹,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猘犬:凶猛的狗。
  • 兰佩:兰草做的佩饰,象征洁净和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赠从兄阆之》写于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反映了他对家族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在思考人生与情感的同时,感受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惜。首联“怅望人间万事违”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与失望,这种情绪贯穿全诗。接着,诗人通过“私书幽梦”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藓庭中鹿迹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是对理想中的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的“幽径定携僧共入,寒塘好与月相依”则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友人一起享受这份宁静。而“城中猘犬憎兰佩”则反映了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纯洁美好的生活态度的渴望。整首诗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游走,情感真挚而深沉,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怅望人间万事违:感叹人世间的种种事情都违背了自己的期望。
  2. 私书幽梦约忘机:在梦中私下写信,约定不被世俗的事务打扰。
  3. 荻花村里鱼标在:在宁静的村庄中,钓鱼的标记静静地竖立。
  4. 石藓庭中鹿迹微:青苔覆盖的庭院中,偶尔能看到鹿的足迹。
  5. 幽径定携僧共入:希望能与僧人一起走入那条幽静的小路。
  6. 寒塘好与月相依:在寒冷的池塘边,与明月相互依偎。
  7. 城中猘犬憎兰佩:城市中的凶犬厌恶兰草做的佩饰。
  8. 莫损幽芳久不归:不要让这份幽静的美好受到影响,难以再回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幽梦,表达内心的孤独。
  • 拟人:将寒塘与月描绘成相依的伴侣。
  • 对仗:如“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藓庭中鹿迹微”,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不如意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惜。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荻花:象征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 鱼标:代表闲适和自得的生活状态。
  • 鹿迹: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和谐。
  • 幽径:代表探索内心世界的道路。
  • 寒塘: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月亮:象征孤独中的陪伴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径”象征什么? A. 忘却烦恼
    B. 探索内心世界
    C. 追求名利
    D. 归隐山林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友情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政治的关心

  3. “城中猘犬憎兰佩”中的“兰佩”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纯洁与高雅
    C. 荣誉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赠从兄阆之》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是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探索。李商隐侧重于对人事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则更强调宁静自然带来的心灵安慰。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商隐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