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直晋昌李花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愁苦。诗中提到的“吴馆”与“秦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代表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诗人感叹在这轻盈的绡帕中,谁能解开其中的情感?花香在空气中弥漫,似乎先于人们的感知。月光下,谁没有姊妹?云间,也有理想中的君子。最后,诗人看到酒樽前轻轻飘荡的酒,愁苦的情感愈发加深。
注释
- 吴馆:指吴地的酒馆,这里象征着聚会和欢聚的场所。
- 秦台:古代秦国的台榭,代表了历史的典雅和美丽的景致。
- 绡:一种轻薄的丝织物,常用来形容轻柔的感觉。
- 香异:指花香的不同,暗喻各自的独特和不可复制。
- 姊:姐妹的意思,表达对亲情的思念。
- 君: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心中理想化的人。
- 樽前:指酒樽前,象征着饮酒作乐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的代表之一。其诗风独特,情感细腻,常常蕴含深意,多用典故,语言华美,善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仕途不顺,诗人常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通过吴馆、秦台等地名,引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轻柔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吴馆的温暖与秦台的熏风,构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在诗的中间部分,提到的“绡轻谁解卷”,使人联想到那轻盈的丝绸,象征着诗人无法解开的情感纠葛。香气的飘散,似乎在提醒着读者,虽然美好而令人向往,但终究是难以触及的。
最后两句的“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则是情感的高潮,酒樽前的飘荡代表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这些意象的交织中,李商隐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了社会的动荡与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馆何时熨:诗人回忆在吴地的酒馆中,何时能再次有那种温暖的时光。
- 秦台几夜熏:在秦台的夜晚,是否还能感受到那种温暖的熏风。
- 绡轻谁解卷:轻薄的绡帕,谁能解开其中的情感和思绪。
- 香异自先闻:花香在空气中飘散,似乎早于人们的感知而存在。
- 月里谁无姊:月光下,谁没有自己的姊妹,暗示对亲情的思念。
- 云中亦有君:在云间,也有理想中的君子,表达对理想伴侣的渴望。
- 樽前见飘荡:在酒樽前,看见酒轻轻地飘荡,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 愁极客襟分:愁苦已经到了极点,让人感到无从承受。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使用了比喻,借用“绡轻”来表现情感的轻盈与难以捉摸。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香赋予了“异”的特性,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独特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馆:代表欢聚与流连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回忆。
- 秦台:古典美的象征,代表历史的典雅。
- 绡:象征轻柔与细腻,代表诗人的情感。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樽:象征饮酒作乐,也暗示着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馆”象征什么?
- A. 酒馆
- B. 学校
- C. 花园
- D. 寺庙
-
“绡轻谁解卷”中的“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丝织物
- D. 一种食物
-
诗中“愁极客襟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商隐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忧虑与对兄弟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