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礼道中》

时间: 2025-01-01 18:00:50

我行丕礼墟,交路将过半。

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

竹树交远村,鸡鸣烟火晏。

士女作队游,语笑不可辨。

维时王正月,桃李已零乱。

好风自东来,流莺道边啭。

天地信广大,兹游未知倦。

人间多桃源,亦复不常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丕礼道中
作者: 潘希曾

我行丕礼墟,交路将过半。
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
竹树交远村,鸡鸣烟火晏。
士女作队游,语笑不可辨。
维时王正月,桃李已零乱。
好风自东来,流莺道边啭。
天地信广大,兹游未知倦。
人间多桃源,亦复不常见。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丕礼的集市上行走,交错的小路已经走过一半。
田野逐渐连成一片,山势也变得平缓。
竹林和树木交错在远处的村庄,鸡鸣声伴着升起的烟火,显得宁静悠然。
士人和女子组成队伍游玩,欢声笑语难以分辨。
此时正值王正月,桃花和李花已经纷纷凋零。
东风吹来,流莺在小路边鸣唱。
天地是如此广阔,今天的游玩让我感到不知疲倦。
人间有许多桃源,但也并非常常能见到。

注释:

  • 丕礼墟:指一个名叫丕礼的集市。
  • 交路:交错的小路。
  • 田畴:田地的田块。
  • 烟火晏:意指烟雾缭绕,火光温和。
  • 维时王正月:正值王朝的正月,暗示春天的开始。
  • 桃李已零乱:桃花李花已然凋零,象征春天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希曾,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忙季节,诗人游历于田园之间,感受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和对人间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丕礼道中》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的诗。诗人在春季的游历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绚丽和人间的温暖。他所描绘的“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展现了广阔的田园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诗中“鸡鸣烟火晏”的描绘,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安逸与美好。

士女们的游玩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欢声笑语,展现了人们在春天的欢乐与自在。随着“桃李已零乱”的感慨,诗人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正如春花虽美,却也难免凋零。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间的美好。最后两句“天地信广大,兹游未知倦”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游历的热爱,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行丕礼墟,交路将过半:诗人正在丕礼的集市上行走,已走过一半的路程,暗示着他的游历即将深入。
  2. 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描绘出田地连绵起伏的景象,山势的平缓给人以舒适感。
  3. 竹树交远村,鸡鸣烟火晏:远处的竹林和村庄交错,鸡鸣声与升腾的烟火营造出宁静的乡村氛围。
  4. 士女作队游,语笑不可辨:士人和女子们组成队伍游玩,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
  5. 维时王正月,桃李已零乱:当前是王朝的正月,桃花和李花已经凋零,感叹春天的短暂。
  6. 好风自东来,流莺道边啭:春风从东而来,流莺在小路边欢唱,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7. 天地信广大,兹游未知倦:天地广阔,今天的游玩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
  8. 人间多桃源,亦复不常见:世间有许多如桃花源般美好的地方,但并非常常能见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展示了对称的结构。
  • 比喻:桃源的隐喻,象征着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
  • 拟人:流莺的欢唱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短暂的感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竹树:象征着坚韧与生机。
  • 鸡鸣: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安逸。
  • 桃李: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流莺:象征着自由与生机勃勃的春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田畴稍连络”指的是什么景象?

    • A. 田地连接成片
    • B. 山势陡峭
    • C. 村庄幽静
  2. “士女作队游”表明了什么?

    • A. 他们在田里忙碌
    • B. 他们在一起欢庆
    • C. 他们在争吵
  3. 诗人对桃花和李花的感受是?

    • A. 高兴
    • B. 感伤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游山西村》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与潘希曾的《丕礼道中》相似,都是对春天的赞美。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中的桃源生活,反映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潘希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