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时间: 2025-01-14 23:05:12

箫鼓哀吟乐楚臣。

牙樯锦缆簇江D54E。

调高彩笔逞尖新。

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

与君同是异乡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作者: 李弥逊

箫鼓哀吟乐楚臣。
牙樯锦缆簇江。
调高彩笔逞尖新。
海角逢时伤老大,
莫辞卮酒话情亲。
与君同是异乡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乐声中流露出楚地的哀伤。船帆和装饰品在江面上汇聚,船上彩笔高调,展现出新的风采。虽然在遥远的海角相逢,令人感伤岁月流逝,但请不要拒绝一杯酒,以聊慰情谊。我们都是来自异乡的人。

注释:

  • 箫鼓:指音乐器乐,表现出热闹的场景。
  • 哀吟:哀伤的吟唱,可能寓意着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 牙樯:指船的桅杆,象征着龙舟的壮丽。
  • 锦缆:华丽的缆绳,形容龙舟的装饰。
  • 卮酒:酒杯,象征着饮酒的情谊。
  • 情亲:情谊与亲近之情。

典故解析:

“端午竞渡”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爱国情怀与悲壮命运深深影响了后世,赛龙舟的活动也成为一种表达对屈原崇敬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词人,字仲明,号惭愧居士,擅长词作,其作品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擅于描写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端午节期间,可能是作者参与竞渡活动时的所感所思,表现出激烈的节日氛围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浣溪沙》在节日的欢庆中藏有淡淡的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篇以“箫鼓哀吟乐楚臣”引入,既表现出热闹的气氛,又透出一丝忧伤。这种情绪在传统节日中常常显露,令人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接着,词中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美丽景象,尤其是“牙樯锦缆”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船只的华丽与壮观。而“调高彩笔逞尖新”则暗示了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辞卮酒话情亲”和“与君同是异乡人”则将整首词的情感升华,使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节日欢庆上,而是引发对友情和故乡的深刻思考。无论身处何地,异乡人的共同情感使得这份情谊显得更加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箫鼓哀吟乐楚臣”:乐声中似乎有哀愁,表现出对楚国人民的同情。
    • “牙樯锦缆簇江”:形象化地描绘龙舟的豪华,展现出节日的盛况。
    • “调高彩笔逞尖新”:强调在这场比赛中,新的风采与变化。
    • “海角逢时伤老大”:在这遥远的地方相遇,令人感伤岁月的流逝。
    • “莫辞卮酒话情亲”:劝对方不要拒绝酒邀,以增强情谊。
    • “与君同是异乡人”:强调彼此的共同身份与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箫鼓哀吟”暗示乐声的情感。
    • 拟人:将乐器与情感结合,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牙樯锦缆”形成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故乡的思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箫鼓:象征着热闹的节日氛围。
  • 牙樯锦缆:代表着龙舟的美丽与壮观。
  • 卮酒:象征着友情与情谊的交流。
  • 异乡人:表达了对共同境遇的认同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浣溪沙》主要描绘了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卮酒”代表什么? A. 友情
    B. 食物
    C. 悲伤

  3. “与君同是异乡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感
    B. 亲近感
    C. 竞争感

答案:

  1. B. 端午节
  2. A. 友情
  3. B. 亲近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弥逊与其他宋代词人如苏轼的作品,观察他们对节日与人情的不同描绘。李弥逊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而苏轼则往往表现出豪放与大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弥逊传》

此结构和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浣溪沙》的诗意及其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