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广轩》

时间: 2025-01-04 09:43:00

天边登览处,雕槛俯层岑。

山到三吴尽,江连百粤深。

柳烟含晚色,花雨伴春阴。

骚雅知多助,清虚在当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山广轩
作者:刘握 〔宋代〕

天边登览处,雕槛俯层岑。
山到三吴尽,江连百粤深。
柳烟含晚色,花雨伴春阴。
骚雅知多助,清虚在当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观景之地。在遥远的天边,我站在高处,透过雕刻精美的栏杆俯视层层山峦。山脉延伸至三吴地区的尽头,江水则深深地连接着百粤的水域。柳树的烟雾在傍晚时分弥漫,花瓣如雨般洒落,伴随着春日的阴影。诗人借用骚雅之美来增添情趣,内心却是清幽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注释

  • 登览处:指登高观景的地方。
  •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
  • 层岑:层叠的山峦。
  • 三吴:指吴地,包括江苏、浙江一带。
  • 百粤:泛指广东、广西一带。
  • 柳烟:柳树的烟雾,形容柳树在晚霞中的景象。
  • 花雨:花瓣如雨般飘落。
  • 骚雅:指骚体诗的典雅,寓意文雅的气质。
  • 清虚:形容心境清净虚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记载,但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平静的春日,诗人游览于中山之上,饱览壮丽的山川美景,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中山广轩》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精致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深刻联系。诗的开头以“天边登览处”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的视野中,透过“雕槛俯层岑”的描写,展现出高处的俯瞰与远眺的感觉。这里不仅是身体的高度,更是精神的升华。

接下来的“山到三吴尽,江连百粤深”,用极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与水的辽阔,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此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柳烟含晚色,花雨伴春阴”则转向了细腻的观察,柳树的烟雾与花瓣的降落,描绘出一个温柔而富有诗意的春日黄昏。此处的景象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引发了诗人的感慨与思索。

最后两句“骚雅知多助,清虚在当心”则是对心境的总结。诗人感受到骚雅之美的加持,内心却依然保持一种清虚的状态,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探讨了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深刻的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边登览处:诗人描述了一个高处的观景位置,暗示遥远的天际。
  2. 雕槛俯层岑:通过精美的雕栏,俯视层叠的山峦,体现出视觉的层次感。
  3. 山到三吴尽:山脉延伸至三吴的尽头,展现出自然的广袤。
  4. 江连百粤深:江水深邃,连接着百粤,强调水域的深远与辽阔。
  5. 柳烟含晚色:傍晚的柳树烟雾,给人一种柔和的色彩感。
  6. 花雨伴春阴:花瓣如雨般飘落,营造出春日的阴柔气氛。
  7. 骚雅知多助:高雅的骚体诗意境,增添了诗的情趣。
  8. 清虚在当心:内心的清净与虚无,反映出一种心灵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雨”,将花瓣形容为雨,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山到三吴尽,江连百粤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柳烟含晚色”,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内心的清幽与超然,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边:象征着遥远与希望。
  • 雕槛:代表着人类的创造与艺术。
  • 层岑:象征大自然的壮丽。
  • 三吴、百粤:反映地理的辽阔与文化的多样性。
  • 柳烟、花雨:传达柔和与浪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雕槛”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诗人的心境
    B. 描述观景的地方
    C. 指代柳树的姿态
    答案:B

  2. “山到三吴尽”表达的意思是: A. 山的尽头在三吴
    B. 三吴的山很高
    C. 山和水是分开的
    答案:A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的是: A. 自然与心灵的关系
    B. 诗人的个人情感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于秋天的静谧与深远;而《中山广轩》则强调春日的柔和与清新。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刘握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