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时间: 2025-01-06 15:40: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法曲献仙音
庭叶飘寒,砌蛩催织,夜色迢迢难度。
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凄凉洞房朱户。
见凤枕羞孤另,相思洒红雨。
有谁语。道年来,为郎憔悴,音问隔,回首后期尚阻。
寂寞两愁山,锁闲情无限颦妩。
嫩雪消肌试罗衣宽尽腰素。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的树叶因寒风而飘落,台阶上的蝉声催促着织女的到来,夜色漫漫,让人难以度过。细心地剔亮灯花,香炉里再添香料,凄凉的洞房里朱红的门扇显得格外寂寞。看到凤枕,心中羞愧孤独,思念的泪水如红雨般洒落。谁来倾诉呢?这一年来,我因为思念爱郎而憔悴,音信隔断,回首往事后期依旧遥遥无期。寂寞的两山愁绪,锁住了无尽的闲情,眉头紧锁。嫩雪般的肌肤在试穿罗衣时,腰间的衣服已然宽松。问何时才能在梦中,借着良好的风飞去?
注释:
- 庭叶飘寒:庭院中的树叶在寒风中飘落。
- 砌蛩催织:台阶旁的蝉声催促织女的到来。
- 夜色迢迢难度:漫漫的夜色让人难以度过。
- 细剔灯花:细心地调亮灯下的花灯。
- 香兽:古代用来熏香的器具。
- 凤枕:形状如凤的枕头,象征爱情和温暖。
- 洒红雨:形容思念的泪水如雨般洒落。
- 寂寞两愁山:形容内心的寂寞和愁苦。
- 嫩雪消肌:形容肌肤白皙如雪,试穿罗衣时显得宽松。
典故解析:
- 凤枕:在古代文学中,凤常常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幸福的生活,凤枕是古代女子所用的枕头,寓意着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 音问隔:指因距离或其他因素而无法通音问,表现了思念的苦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为主,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困扰的时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法曲献仙音》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思念之情。诗中以寒冷的庭院、飘落的树叶、催促的蝉声,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尤其是“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在这静谧的夜晚,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凤枕与相思泪的对比,展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最后的“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则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期盼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嫩雪”、“红雨”等,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感情世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对比,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哀婉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叶飘寒:营造出寒冷的氛围,传达了季节的变换与内心的孤独。
- 砌蛩催织:通过声音的描写,表现出夜色的宁静与思念的煎熬。
- 细剔灯花:在细致的生活中寻找一丝温暖,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凄凉洞房朱户:描绘了空荡荡的房间,象征着孤独的情感。
- 相思洒红雨:用“红雨”形象比喻思念的泪水,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 音问隔: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使得思念更加深沉。
- 锁闲情无限颦妩:锁住了无限的闲愁与愁苦,表达了内心的压抑与痛苦。
- 试罗衣宽尽腰素:通过对衣物的描写,展现出心情与外在状态的变化。
-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反映出对生活与爱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的泪水比作“红雨”,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类的情感,如“音问隔”。
- 对仗:在诗中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孤独的思念为主题,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哀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庭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灯花: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凤枕:象征着爱情与温情。
- 红雨:象征着思念的苦楚与泪水。
- 嫩雪: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庭叶飘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清凉
-
“相思洒红雨”中的“红雨”象征着什么?
- A. 幸福
- B. 思念的泪水
- C. 生命的开始
-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期待?
- A. 富贵
- B. 和平
- C. 爱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风格上更为细腻。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豪放与细腻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方千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