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
时间: 2025-01-04 13:0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深绿暗春无迹。
芳心荡冶游客。
记摇鞭跋马铜驼陌。
凝睇认珠帘侧。
絮满愁城风卷白。
递多少相思消息。
何处约欢期,芳草外高楼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迹象无处可寻,红花深处,绿草幽暗。
游子心中荡漾着春情。
想起曾在铜驼陌上摇鞭跋马的情景。
凝神细看,仿佛认出了珠帘一侧的身影。
愁苦的城中,白絮随风飞舞。
不知传递了多少相思的消息。
何处再约欢聚的时光,芳草之外的高楼北面。
注释:
- 红深绿暗:形容春天的色彩深沉,红花和绿草交错,春意却不明显。
- 芳心荡冶:指游子的心情因春日的美景而荡漾,充满情感。
- 铜驼陌:古代地名,象征着游历和回忆。
- 凝睇:仔细观看。
- 珠帘:装饰性帘子,象征着美丽和梦幻。
- 絮满愁城:飞舞的白絮象征着愁苦与孤独的情感。
- 约欢期:相约欢聚的时间。
典故解析:
铜驼陌:历史上著名的驿道,象征着游子的旅途与思乡之情。
珠帘: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代表美丽的女子或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字君畅,号千里,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迎春乐》创作于春季,借春天的景象抒发诗人对游子心情的思考,体现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及对春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迎春乐》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游子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对春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愁苦的情绪。开篇以“红深绿暗春无迹”引入,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深沉和神秘感。在这幅景象中,游子的芳心因春的来临而荡漾,似乎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的交织。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铜驼陌上骑马的情景,透过“摇鞭跋马”这一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活泼与自由的感觉。然而,转瞬即逝,诗人又凝神细看,似乎能够在珠帘侧认出熟悉的身影,展现了对往日情景的惦念。
在愁城中,白絮随风飞舞,象征着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往事的感慨与无奈。最后一句“何处约欢期,芳草外高楼北”,则表明了对未来欢聚的渴望,却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游子心中的愁绪,形成了一种既清新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深绿暗春无迹:描绘春日的景色,虽然色彩丰富,但春天的气息似乎并不明显。
- 芳心荡冶游客:游子心中因春的来临而激荡,充满了情感与期待。
- 记摇鞭跋马铜驼陌:回忆起骑马游玩的情景,表达对往昔自由生活的怀念。
- 凝睇认珠帘侧:细看之下,似乎能认出熟悉的身影,唤起对旧情的思念。
- 絮满愁城风卷白:愁苦的城市中,白色的飞絮增添了孤独感。
- 递多少相思消息:不知传递了多少思念的消息,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渴望。
- 何处约欢期:对未来的相聚充满期待,却又无从得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色彩与情感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春天被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红深绿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游子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 绿草:代表生命与希望。
- 珠帘:象征美丽与梦幻。
- 白絮: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迎春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方千里
- C) 杜甫
- D) 陶渊明
-
诗中提到的“铜驼陌”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怀念
- C) 旅行
- D) 以上皆是
-
“春无迹”意指什么?
- A) 春天来了
- B) 春天的气息不明显
- C) 春天过去了
- D) 春天的花开了
答案:
- B) 方千里
- D) 以上皆是
- B) 春天的气息不明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迎春乐》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方千里的诗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动荡中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方千里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迎春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