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
时间: 2025-01-04 09:24:50意思解释
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原文展示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危阑静倚。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记约清吟,锦袍初唤醉魂起。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归心对此。想斗插天南,雁横辽水。试问姮娥,有谁能为寄。
白话文翻译
晚上的云彩似乎知道我对远山的思念,澄澈的天空展开了清朗的景象。洁白的月光正从中分开,冰冷的盘子里盛满了光辉,怎能比得上千里之外的美丽月色。静静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正听着玉管吹出的凉风,手中翠色的酒杯留住了醉意。记得那次在清风中吟唱,锦袍初次唤醒了我的醉魂。孤独的月光与天地的影子共存,浩荡的歌声谁来与我共舞,凄凉的风味让人感到孤寂。古老的驿站烟雾缭绕,幽静的院落梦境冰冷,应该想念那秦楼中的十二声曲儿。此时归心似箭,想象着斗柄指向南方,雁阵横过辽阔的水面。试问月中嫦娥,有谁能为我寄托这份情思。
注释
- 晚云:指傍晚的云彩。
- 澄霄:清澈的天空。
- 素景:洁白的月景。
- 冰盘:形容月亮明亮如冰的盘子。
- 婵娟:形容美丽的月亮。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玉管:吹奏的乐器,这里指古筝或笛子。
- 翠觞:翠色的酒杯。
- 秦楼:古代传说中的楼阁,常作为思念的象征。
- 姮娥:嫦娥,月中仙女,常被用作思念与寄托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字君谦,号湘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中秋夜,正值月圆人团圆的佳节,诗人因怀念梅溪而感慨万千。中秋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诗人借此时机表达对故乡、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的热爱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开篇以“晚云知有关山念”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晚云在倾听诗人的思绪。接着,澄澈的天空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更引发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在“危阑静倚”一节中,诗人描绘了自己静静倚靠栏杆,享受着清风与美酒的场景,表明他内心的愉悦与醉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尽管身处美好环境,但与他人同欢的孤独感愈加明显。
最后的“试问姮娥,有谁能为寄”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向月中嫦娥发问,寄托自己的情思与孤独,突显出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际关系时的无奈与期盼。这首词语言清新,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高观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云知有关山念:傍晚的云彩似乎明白我对远山的思念。
- 澄霄卷开清霁:清澈的天空展现出明亮的景象。
- 素景分中,冰盘正溢:洁白的月光从中透出,正如冰冷的盘子盛满光辉。
- 何啻婵娟千里:怎能比得上千里之外的美丽月亮。
- 危阑静倚:我静静地倚靠在高栏杆上。
- 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乐器吹出的凉风,手中的酒杯保持着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亮的月光比喻为“冰盘”。
- 拟人:晚云“知”我思念,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之情,反映了人性在美好与孤寂之间的挣扎,营造出一种深情而又凄凉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开始。
- 澄霄:代表着清澈的心境与明亮的未来。
- 冰盘:象征着洁白无瑕的月亮,寄托着诗人的希冀与梦想。
- 危阑:象征着高处的孤独与思考。
- 姮娥: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素景”主要指什么?
- A. 山景
- B. 月光
- C. 云彩
- D. 夕阳
-
“试问姮娥”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仙女
- C. 亲友
- D. 一只鸟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均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情感,但李白的诗更直接,而高观国的词则融入了更多的环境描写与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观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