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其十二 种鱼》

时间: 2024-09-19 21:21:28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其十二 种鱼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湖岸边移土种鱼的情景。湖边的土壤一半是和鱼子在一起的,池塘中得到了春雨,水面上点点涟漪像活跃的小蚂蚁。一到一个月,这些鱼就长出了翠绿的鱼鳞,整年都能看到它们的红色尾巴。请问两位渔夫,谁能知道种鱼的好处呢?

注释:

  • 移土:指移土作垦,开辟土地种植。
  • 湖岸:指湖的边缘。
  • 鱼子:鱼的卵,指种鱼所需的鱼卵。
  • 春雨:春天的雨水,滋润万物。
  • 活如蚁:形容水面上点点涟漪,像小蚂蚁一样活跃。
  • 翠鳞:指鱼身上的绿色鳞片。
  • 赪尾:指鱼的红色尾巴。
  • 绶人:指渔夫或渔民。
  • 种鱼利:种鱼的好处与收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渔业生产的观察与思考。湖边种鱼的行为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生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端卿,号丘壑,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他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诗中描绘的种鱼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渔业的重视,尤其是在农业与渔业并重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渔民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湖边种鱼的细致观察。开篇“移土湖岸边”便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场景,仿佛能够看到渔民在湖边辛勤劳作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池中得春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雨水滋润了土壤,鱼子在水中活跃,生机勃勃。而“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则揭示了种鱼的效果,突显出自然生长的迅速与丰盈。

最后一句“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不仅是对渔夫的询问,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诗人在赞美自然与劳动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渔业价值的思考,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皮日休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移土湖岸边:描绘了在湖边进行的耕作,暗示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 一半和鱼子:说明了与鱼卵相关的种植,暗示着种鱼的方式。
  3. 池中得春雨:强调春雨的滋润,使得种植得以顺利进行。
  4. 点点活如蚁: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水面上的涟漪,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5. 一月便翠鳞:表明鱼的生长速度之快,显示出自然的丰盈。
  6. 终年必赪尾:指出鱼的颜色与特征,反映出种鱼的成功。
  7. 借问两绶人:通过提问引出渔民的经验,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8. 谁知种鱼利:表达对于种鱼收益的探讨,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点点活如蚁”通过比喻增强了生动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
  • 对仗:如“翠鳞”和“赪尾”,形成了对仗工整的效果,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种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同时也引发了对渔业价值与人生产出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移土:象征着开拓与创造。
  • 春雨: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翠鳞:象征着生长与繁荣。
  • 赪尾:象征着丰盈的收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雨”有什么作用? A. 让土壤干燥
    B. 带来生机与活力
    C. 使鱼子死亡

  2. “翠鳞”代表什么? A. 鱼的颜色
    B. 鱼的数量
    C. 鱼的品种

  3. 诗中“借问两绶人”指的是谁? A. 渔夫
    B. 农夫
    C. 学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杜甫
  • 《渔歌子》张志和

诗词对比:

  1. 《江南春》: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
  2. 《渔歌子》:则以渔民的生活为主题,展示了渔民的乐观与对自然的依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