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时间: 2025-01-17 09:5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白话文翻译:
在镜岩住了八十多年,
披着鹿皮巾,白发如雪飘扬。
床上寒冷无奈,云雾缭绕在枕边,
雨水淋湿了书信,何妨让它滴落。
饮水的猿猴回头窥视绝壁洞穴,
沿着梯子,人们歇息倚靠在危急的杉树上。
怎么能计较那些官吏的无能,
我只想向仙境起航,扬帆远去。
注释:
- 镜岩:指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指山名或地名。
- 鹿皮巾:用鹿皮制成的头巾,象征隐居者的朴素生活。
- 髟髟:形容头发如雪般白,时间的流逝。
- 云萦枕:形容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经润:指书信、经卷润湿了,不影响使用。
- 饮涧猿:猿猴在饮水,增添自然气息。
- 绝洞:指隐秘的山洞,带有神秘色彩。
- 缘梯:沿着梯子。
- 计吏穷于鸟:指官吏的无能。
- 仙都:传说中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字梦得,号青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描绘而著称,常与白居易、元稹交往。皮日休的诗多以隐逸生活为主题,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皮日休晚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不满。镜岩是他隐居的地方,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幽美,以及他对逍遥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八十馀年住镜岩”点明了诗人长年隐居的事实,接着“鹿皮巾下雪髟髟”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他的年老与白发,暗示岁月的无情。接下来,诗人以“床寒不奈云萦枕”表达了生活的清寒和孤独,但又不以为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中的自然意象丰富,如“饮涧猿回窥绝洞”,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猿猴的回望,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居生活的欣赏。“如何计吏穷于鸟”则揭示了对官场的讽刺与不屑,表达了对世俗权利的无奈和超脱。
整首诗在描写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中,流露出诗人对逍遥自在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十馀年住镜岩:诗人已在镜岩隐居多年,说明他选择了远离喧嚣的生活。
- 鹿皮巾下雪髟髟:头戴鹿皮巾,白发如雪,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他的老态。
- 床寒不奈云萦枕:床上寒冷,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
- 经润何妨雨滴函:书信被雨水淋湿,生活中小麻烦不足为虑。
- 饮涧猿回窥绝洞:猿猴在饮水,回头看洞,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缘梯人歇倚危杉:人们在梯子上歇息,倚靠危险的杉树,显示出隐居生活的艰辛。
- 如何计吏穷于鸟:对官吏的无能表示不满,批判社会现象。
- 欲望仙都举一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向往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鹿皮巾下雪髟髟”,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猿猴的动作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饮涧猿回窥绝洞”,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权力的厌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岩:象征隐居,宁静的生活环境。
- 鹿皮巾:象征朴素、隐逸的生活方式。
- 猿猴:象征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 雨滴:象征生活中的小麻烦,但也可以看作自然的洗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皮日休的诗风格主要是什么?
- A. 豪放激昂
- B. 清新脱俗
- C. 悲伤忧郁
- D. 直接粗犷
-
“床寒不奈云萦枕”中“云萦”意指什么?
- A. 天空的云
- B. 环绕的云雾
- C. 积累的云彩
- D. 书信的内容
-
诗人对官吏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讽刺
- C. 忽视
- D. 崇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皮日休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有隐逸倾向,但王维的诗更富禅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皮日休则更多地表达对世俗的逃避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皮日休相关传记及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