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作者:卢溵 〔唐代〕
原文展示: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白话文翻译:
在乌台上,紫色胡子的客人和我一起,静静地捧着天书。
桃花不怕寒冷,唱着白苎的歌,耶溪的暮雨中,樵夫的风声渐起。
注释:
- 乌台: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象征着聚会或送别的场所。
- 紫髯公:指的是某个身份显赫的男子,可能是李尚书或崔侍御,也可能是一种对朋友的亲切称呼。
- 天书:通常指的是书法作品或经典文章,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桃朵: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美好。
- 白苎:苎麻,常用作歌唱伴奏的乐器,象征着歌声和欢庆。
- 耶溪:可能指的是某条溪流,具有自然的意象。
- 樵风:樵夫的风声,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的典故不多,但“天书”在古代常用于比喻经典文献或诗文的传承,反映了文人对文化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惆怅。首句“乌台上客紫髯公”中的“乌台”充满了神秘感,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用“共捧天书静境中”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了文化的传播与友谊的珍贵。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桃花和樵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这不仅是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整首诗的意境浑然天成,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乌台上客紫髯公”:描绘了一位在乌台上的客人,可能是李尚书或崔侍御,紫髯暗示其身份显赫。
- “共捧天书静境中”:强调他们共同捧持着文化的象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桃朵不辞歌白苎”:桃花在此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欢快,歌词与乐器的结合,增添了气氛。
- “耶溪暮雨起樵风”: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送别的背景,樵夫的声音与暮雨交织,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通过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深度。
- 比喻和拟人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送别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乌台:象征着聚会和送别的场所。
- 紫髯公: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桃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耶溪:自然的象征,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乌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送别的场所
B) 战斗的场地
C) 学术的殿堂
D) 农田 -
“桃朵不辞歌白苎”中“白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树
D) 一种食物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 比较卢溵的这首送别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卢溵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注重气势的雄伟与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