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时间: 2025-01-01 16:18:07

并竹作门亭得山,我来还值雪消残。

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并竹作门亭得山,我来还值雪消残。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

白话文翻译:

用竹子搭建的门亭面对着山,我来到这里时正值残雪消融。江边的梅花还未开放,腊梅已经凋谢,宽敞的房间里不需要香气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并竹:用竹子并排搭建。
  • 门亭:门口的亭子。
  • 得山:面对着山。
  • 雪消残:残雪消融。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腊梅:腊月开放的梅花。
  • 丈室:宽敞的房间。
  • 香屈盘:香气缭绕。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自然景色和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观赏徐复州家书画时所作,通过描绘门亭、山景、梅花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自然画卷。首句“并竹作门亭得山”,通过“并竹”和“得山”两个意象,展现了门亭的简朴和山景的壮美。次句“我来还值雪消残”,以“雪消残”暗示季节的转换,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后两句“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并竹作门亭得山”:用竹子搭建的门亭面对着山,展现了环境的自然和简朴。
  2. “我来还值雪消残”:我来到这里时正值残雪消融,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3. “江梅未有腊梅破”:江边的梅花还未开放,腊梅已经凋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4. “丈室不须香屈盘”:宽敞的房间里不需要香气缭绕,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诗人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并竹”、“得山”、“雪消残”、“江梅”、“腊梅”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对比:“江梅未有腊梅破”通过对比江梅和腊梅的状态,突出了季节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并竹:简朴的门亭。
  • 得山:壮美的山景。
  • 雪消残:季节的转换。
  • 江梅:春天的象征。
  • 腊梅:冬天的象征。
  • 丈室:宁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并竹作门亭得山”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城市 B. 简朴的自然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乡村

  2. “我来还值雪消残”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3. “江梅未有腊梅破”中的“江梅”和“腊梅”分别代表了什么? A. 春天和冬天 B. 夏天和秋天 C. 秋天和冬天 D. 春天和夏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与苏轼《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整体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