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谢景英丈二首 赵蕃 〔宋代〕 尚友固十载,过江真一时。 信曾前辈及,宁后古人为。 竟作东山卧,漫传康乐诗。 荆州人物论,夫岂惜吾私。
白话文翻译: 与谢景英丈交往已十年,过江相遇真是短暂时刻。 确实曾受到前辈的影响,难道会落后于古人吗? 最终像东山隐士一样卧居,流传着康乐公的诗篇。 在荆州的人物评价中,我岂会吝惜自己的私情。
注释:
- 尚友:指与谢景英丈的交往。
- 过江:比喻短暂的相遇。
- 信曾:确实曾经。
- 宁后:难道会落后。
- 东山卧:指隐居不仕,典出《晋书·谢安传》。
- 康乐诗: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诗,谢灵运封康乐公。
- 荆州人物论:指在荆州地区对人物的评价。
- 夫岂惜吾私:岂会因为私情而有所偏颇。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赵蕃为悼念谢景英丈而作,表达了对谢景英丈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谢景英丈的回忆和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其深厚的友情和对其人格、才华的敬佩。诗中“尚友固十载”一句,表明了两人长期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信曾前辈及,宁后古人为”则表达了对谢景英丈学识和人品的肯定。最后两句“荆州人物论,夫岂惜吾私”,表明作者在评价谢景英丈时,不会因私情而有所偏颇,显示了作者的公正和坦荡。
诗词解析:
- 首句“尚友固十载”,点明了作者与谢景英丈的长期交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 次句“过江真一时”,用“过江”比喻短暂的相遇,暗示了谢景英丈的去世。
- 第三句“信曾前辈及”,表达了对谢景英丈学识的敬佩。
- 第四句“宁后古人为”,强调了谢景英丈不逊于古人的才华。
- 第五句“竟作东山卧”,用“东山卧”的典故,比喻谢景英丈的隐居生活。
- 第六句“漫传康乐诗”,提及谢灵运的诗,暗示谢景英丈的诗才。
- 最后两句“荆州人物论,夫岂惜吾私”,表明作者在评价谢景英丈时,不会因私情而有所偏颇。
意象分析:
- “东山卧”:隐居的意象,象征着谢景英丈的高洁和超脱。
- “康乐诗”:文学的意象,代表着谢景英丈的诗才和文学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尚友固十载”指的是什么? A. 作者与谢景英丈的长期交往 B. 作者与谢景英丈的短暂相遇 C. 作者与谢景英丈的学术交流 D. 作者与谢景英丈的政治合作
-
“竟作东山卧”中的“东山卧”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 B. 政治活动 C. 文学创作 D. 军事行动
-
“荆州人物论,夫岂惜吾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私情 B. 公正 C. 偏颇 D. 嫉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 谢安的《兰亭集序》
诗词对比: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与赵蕃的这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谢灵运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赵蕃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谢灵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