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作青龙盘石堤。
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何啻风流到剡溪。
白话文翻译:
这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桃花夹岸在鲁门的西边。如果能够在月光下乘船而行,何止是风流云散,仿佛已到达剡溪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象征着水和灵动。
- 盘:形容环绕、盘旋的样子。
- 石堤:石头堆成的堤岸。
- 夹岸:指两岸的样子,桃花夹在河岸的两边。
- 鲁门:指鲁国的门,古地名。
- 若教:如果能够。
- 月下:在月光下。
- 乘舟:指乘坐小船。
- 何啻:何止、岂止。
- 风流:指风花雪月的生活态度。
- 剡溪:剡溪是位于今浙江省的一个著名风景区。
典故解析:
“剡溪”作为一个地名,历史悠久,因其山水秀丽,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李白在诗中提到剡溪,意在表现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友情与爱国情怀,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李白的创作多受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经历影响,东鲁门位于浙江一带,诗中描绘的风景正是他游历所见,反映了他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东鲁门泛舟其二》是一首典型的描绘自然风光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开头以“水作青龙盘石堤”引入,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环绕石堤的动态美,生动而富有想象力。接着“桃花夹岸鲁门西”,将桃花与河岸结合,呈现出春日的生机与鲜艳的色彩,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意境。
“若教月下乘舟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在月光下划船的向往,给人一种恬静而浪漫的感觉。最后一句“何啻风流到剡溪”,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吸引人心的浪漫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作青龙盘石堤:水流缠绕着石堤,水的形态如同青龙,生动形象。
- 桃花夹岸鲁门西:桃花在岸边盛开,生动描绘出春日的美丽景色。
- 若教月下乘舟去:假如能够在月光下划船而行,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 何啻风流到剡溪:这份自在与洒脱,岂止是风流,仿佛已到达剡溪那样的风光旖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青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桃花夹岸”和“鲁门西”,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排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融汇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浪漫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龙:象征着灵动与自由。
- 桃花:代表春天、生机与美丽。
- 月光:象征浪漫与宁静。
- 舟:象征着自由与漂泊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东鲁门泛舟其二》中提到的河流形象是: A. 青龙
B. 白虎
C. 朱雀
D. 玄武 -
诗中提到的“桃花夹岸”指的是: A. 桃花在河岸边
B. 桃树在山上
C. 桃花在屋檐下
D. 桃花在田野中 -
“若教月下乘舟去”一句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
B. 向往
C. 哀伤
D. 忧愁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东鲁门泛舟其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发现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表现人的洒脱与自由,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安详。两首诗都以自然为背景,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