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

时间: 2025-01-01 18:12:52

崇饰山园孝理深,万方同感圣人心。

已闻东阁招从事,

每向西垣奉德音。

公府从容谈婉婉,宾阶清切景沈沈。

与君跬步如同舍,终日相期此盍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崇饰山园孝理深,
万方同感圣人心。
已闻东阁招从事,
每向西垣奉德音。
公府从容谈婉婉,
宾阶清切景沈沈。
与君跬步如同舍,
终日相期此盍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装饰华美的山园,体现了深厚的孝道与理想。人们都感受到圣人的仁德。听说东阁召请了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到西垣就会传达那里的美德与教诲。在公府的谈话中,气氛从容优雅,宾客的阶梯上景致清幽而深远。我与你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同一个屋檐下,整日相约在这里,共同追求理想。

注释:

  • 崇饰:指装饰华丽、精致。
  • 孝理:孝道与道理,指对父母的敬重与道德的遵循。
  • 万方同感:指四面八方的人都感受到。
  • 圣人: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这里可能指代统治者或圣贤。
  • 东阁:指朝廷或官府的某个部门。
  • 西垣:指诗人或杜卿的住处。
  • 公府:指官府或朝政。
  • 跬步:形容微小的步伐,常用来比喻稳步前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40年-805年),字子仁,号少穆,唐代诗人,官至翰林学士。他以诗才闻名,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作品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文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权德舆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权德舆的《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是一首极具友谊与理想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山园和温馨的交谈场景,表现了作者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崇饰山园孝理深,万方同感圣人心”便引入了主题,强调了孝道和道德的重要性,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圣人之德的广泛认同。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与共处的愉快氛围。在“公府从容谈婉婉,宾阶清切景沈沈”中,对话的优雅与环境的宁静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与君跬步如同舍,终日相期此盍簪”则强化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他们共同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又不乏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展示了唐代文人特有的审美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崇饰山园孝理深:描写山园的华丽与深厚的道德观念,突出孝道的重要性。
  2. 万方同感圣人心:指出这种孝道和道德是普遍受到认同的。
  3. 已闻东阁招从事:说听说东阁(朝廷)在招募有才之士。
  4. 每向西垣奉德音:每次到西垣(朋友的住处)就传达东阁的美德。
  5. 公府从容谈婉婉:在官府中,谈话从容优雅,气氛融洽。
  6. 宾阶清切景沈沈:宾客的阶梯上清幽的景致显得深邃而美丽。
  7. 与君跬步如同舍:与朋友的每一步都如同同住一屋,形影不离。
  8. 终日相期此盍簪:整天期待在这里相聚,共同探讨理想与未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崇饰”与“孝理”、“东阁”与“西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跬步”比喻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形象生动。
  • 意象:山园、东阁、西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友谊与道德追求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孝道与德行的推崇,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园: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东阁:代表权力与德行的中心,体现了对圣人之德的追求。
  • 西垣:象征友谊的栖息之地,代表着亲密的交往与交流。
  • 宾阶:象征着社交与人际关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权德舆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东阁”指的是什么?

    • A. 私人住所
    • B. 朝廷或官府
    • C. 山园
  3. “与君跬步如同舍”中的“跬步”是什么意思?

    • A. 大步
    • B. 微小的步伐
    • C. 跑步

答案:

  1. B. 权德舆
  2. B. 朝廷或官府
  3. B. 微小的步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权德舆与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权德舆更侧重于对道德与孝道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