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时间: 2025-01-01 17:51:26

令节一阳新,西垣宿近臣。

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

白雪飞成曲,黄钟律应均。

层霄翔迅羽,广陌驻归轮。

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

辍才时所重,分命秩皆真。

左掖期连茹,南宫愧积薪。

九年叨此地,回首倍相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令节一阳新,
西垣宿近臣。
晓光连凤沼,
残漏近鸡人。
白雪飞成曲,
黄钟律应均。
层霄翔迅羽,
广陌驻归轮。
清切晨趋贵,
恩华夜直频。
辍才时所重,
分命秩皆真。
左掖期连茹,
南宫愧积薪。
九年叨此地,
回首倍相亲。

白话文翻译

在这节气里,阳光重新升起,
西垣的近臣在此宿夜。
晨曦照耀着凤沼,
时钟的滴答声临近鸡鸣。
白雪飞舞成曲,
黄钟的律调也应当和谐。
在高空中,飞鸟翱翔,
归家的车轮停驻在宽阔的道路上。
清晨的步伐显得尊贵,
夜间的恩宠频繁光临。
才华被暂时搁置,
分配的职务全都真实。
左掖期待共饮茹,
南宫愧疚于积薪。
九年的光阴在此地度过,
回首往昔倍感亲切。

注释

  • 令节:指节气,尤其是指冬至时节。
  • 一阳新:指阳光的复苏,象征冬至后阳光逐渐增多。
  • 西垣:西边的墙垣,这里指的是宫廷或政府的附近。
  • 凤沼:传说中凤鸟栖息的水域,象征着美好的吉祥之地。
  • 黄钟律:古代乐律之一,象征着和谐的音乐。
  • 层霄:高空,指广阔的天空。
  • 清切晨趋:形容清晨步伐的急促与尊贵。
  • 左掖、南宫:指宫廷中不同的官员或阶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子才,号季华,生于公元730年,卒于约799年。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冬至日,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阳光逐渐回归,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人在此时写作,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及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诗人通过描述晨光、白雪与飞鸟,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和谐的氛围。诗的开头“令节一阳新”,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节点,表达了冬至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美丽与宁静,暗示了新生的开始。

在诗中,权德舆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思考。“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对恩宠的感激,但又隐含着对仕途的复杂情感。“辍才时所重,分命秩皆真”则反映了他对才华被忽视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令节一阳新:冬至的阳光重新照耀,象征着新生。
  2. 西垣宿近臣:在西边的宫墙边,近臣们宿夜。
  3. 晓光连凤沼:晨光照耀着凤沼,意象美丽。
  4. 残漏近鸡人:滴答的钟声临近鸡鸣,时间的流逝。
  5. 白雪飞成曲:白雪飞舞,宛如曲调,意象生动。
  6. 黄钟律应均:和谐的音律在黄钟下应和。
  7. 层霄翔迅羽:高空中飞鸟翱翔,意象自由。
  8. 广陌驻归轮:宽阔的道路上,归家的车轮停驻。
  9. 清切晨趋贵:清晨的步伐显得尊贵。
  10. 恩华夜直频:夜间的恩宠频繁光临。
  11. 辍才时所重:才华被暂时搁置。
  12. 分命秩皆真:职务分配都是真实的。
  13. 左掖期连茹:期待与左掖的友谊。
  14. 南宫愧积薪:感到惭愧于南宫的积蓄。
  15. 九年叨此地:在此地度过了九年。
  16. 回首倍相亲:回首往昔倍感亲切。

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绪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与时光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人对生活的热情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 白雪:代表纯洁与美好。
  • 飞鸟:象征自由与理想。
  • 晨光: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沼”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吉祥之地
    B. 贫穷的地方
    C. 阴暗的角落
    答案:A

  2. “清切晨趋贵”中的“晨”是指哪个时间段? A. 中午
    B. 清晨
    C. 傍晚
    答案:B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满意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权德舆与李白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常以豪放的气势表达个人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