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1-05 07:58:34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词二首·其一
作者:刘禹锡 〔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江边美景。杨柳在水面上摇曳,绿意盎然,河水清澈。远处传来青年男子在江边踏歌的声音,悠扬动听。此时,东边的天空正在升起朝阳,而西边却下着细雨,虽然有人说今天天气阴沉,但实际上却是晴朗的。

注释: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象征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踏歌:古时一种边走边唱的民间歌唱活动。
  • 东边日出西边雨: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东边升起的太阳与西边的雨形成鲜明对比。
  • 道是无晴却有晴:人们认为没有阳光的日子实际上也有阳光隐现,表现出天气的微妙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秋浦,生于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尤以律诗和绝句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兼具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美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诗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春日江边的美丽图景。诗中通过“杨柳青青”和“江水平”两句,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河流的宁静,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接着,通过“闻郎江上踏歌声”,引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增添了情感的温度。此时,踏歌声不仅是欢乐的象征,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表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实际上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则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美好常常蕴藏在不易察觉的细节之中,具有哲学意味。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细腻,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享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春天的江边,生机勃勃。
  2. 闻郎江上踏歌声:引入人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3. 东边日出西边雨:描绘天气的变化。
  4. 道是无晴却有晴:表达生活的复杂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增加诗的深度。
  • 对仗: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生活的乐趣,探讨了生活的复杂性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与生机。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踏歌声:代表快乐与人际交流。
  • 日雨:象征天气的变化与生活的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秋季
    B. 冬季
    C. 春季
    D. 夏季

  2.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A. 天气总是晴朗
    B. 天气变化无常
    C. 只有雨没有太阳
    D. 只有太阳没有雨

  3. 诗中提到的“踏歌声”主要代表什么? A. 欢乐的气氛
    B. 悲伤的旋律
    C. 安静的环境
    D. 寂寞的心情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竹枝词二首·其一》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多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后者则着重于生活的欢愉与自然的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