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时间: 2025-01-05 08:08:27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和你一起使用砚台,如今寄送砚台给你,感叹我们离别的孤独。清脆的敲击声如同寒玉,叠在一起的砚台就像参差的碧云。烟雾缭绕在山岚之间,水墨的色彩在纸上氤氲而开。希望能与你陶渊明一样,在松窗下写下美好的文章。


注释:

  • 砚席:指砚台和书写的地方。
  • 寄砚:寄送砚台,表达思念之情。
  • 寒玉:形容砚台清脆的敲击声,像寒冷的玉石一样清越。
  • 参差:形容高低不齐的样子。
  • 碧云:比喻美丽的蓝色云彩。
  • 烟岚:指烟雾和山峦。
  • :剩余、留存。
  • 氛氲:形容水墨的浑厚和柔和。
  • 陶贞白: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清新高洁的文风著称。
  • 松窗:松树做成的窗户,代表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尹和,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其诗风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刘禹锡因政变被贬,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在离别的时刻,寄送砚台象征着希望与友谊的延续。


诗歌鉴赏: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是刘禹锡寄托情感的一首小诗,通过对砚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常时同砚席”引出与友人一起书写的美好时光,接着“寄砚感离群”则直接表明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用“清越敲寒玉”形象地描绘了砚台清脆的声音,恰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细腻而又清晰。

“参差叠碧云”则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砚台的美丽和独特,犹如天上参差的云彩,既有层次感,又充满生机。接下来的“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将自然元素融合进诗中,烟雾环绕,水墨氤氲,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丰富的意境。

最后一句“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以隐逸生活著称,刘禹锡希望能在松窗下,写出美丽的诗篇,寄托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寄砚的过程中,融入了友情、自然及理想生活的元素,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诗中典型的抒情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时同砚席:表明与友人共同的书写时光,营造亲密感。
  • 寄砚感离群:寄砚台给友人,传达离别的孤独感。
  • 清越敲寒玉:描绘砚台声音如玉石清脆,象征友情的纯洁。
  • 参差叠碧云:比喻砚台的形态美,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 烟岚餘斐亹:描绘自然景色,增添诗的意境。
  • 水墨两氛氲:表现书写的状态,象征创作的灵动。
  • 好与陶贞白: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陶渊明的志趣相投。
  • 松窗写紫文:希望在松树窗下写作,体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砚台比作寒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烟岚”和“水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砚台的寄送,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砚台:象征友情与书写的艺术。
  • 寒玉:象征清脆的声音,代表纯净的情感。
  • 碧云:象征美好的环境,表现诗意的栖居。
  • 烟岚:自然的变化,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松窗:象征宁静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砚席”指的是什么?

    • A. 书写的地方
    • B. 一种茶具
    • C. 画画的工具
  2. “清越敲寒玉”中的“寒玉”比喻用来形容什么?

    • A. 声音
    • B. 情感
    • C. 颜色
  3.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什么著称?

    • A. 诗歌
    • B. 隐逸生活
    • C. 书法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切感受,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刘禹锡则偏向于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刘禹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