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
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白话文翻译:
几丛白菊如雪般洁白,突然在霜降后盛开。
寒冷的花蕊零零落落,清香时隐时现。
思念的情感深厚,带着别离的怨恨,花儿的凋谢让我惋惜光阴的流逝。
千里之外难以共同欣赏,不禁感叹早梅已经绽放。
注释:
- 数丛:几丛,指数量不多的几丛花。
- 如雪色:像雪一样的颜色,形容白菊的洁白。
- 冒霜开:在霜降后开放,表示菊花的坚韧与寒冷的环境。
- 寒蕊:寒冷的花蕊,指菊花的花瓣。
- 差池落:零零散散地落下,形容花瓣的凋零。
- 清香断续来:清香时而浓烈,时而微弱,形容香味的变化。
- 思深含别怨:思念的情感深厚,夹杂着离别的怨恨。
- 芳谢惜年催:花儿的凋谢让我惋惜光阴的流逝。
- 千里难同赏:相隔千里,难以共同欣赏美景。
- 看看又早梅:不禁感叹梅花已经先于菊花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刘禹锡以其诗歌的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深受后世影响,尤其以“新乐府”运动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今湖南)期间,正值白菊花开之际,诗人借白菊的生长与凋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正值秋冬季节,白菊的清香与梅花的早开,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通过对白菊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全诗以菊花开谢为线索,开篇描绘了白菊在寒霜中绽放的景象,展现了菊花在逆境中坚韧的生命力。接着,诗人通过“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表现出菊花的脆弱与美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借菊花的谢落,表达了“思深含别怨”的复杂情感。不仅是对花的惋惜,更是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千里难同赏”,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尽管对美景的渴望,但是由于现实的阻隔,最终只能“看看又早梅”,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运用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秋冬之际景象与情感的交融,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丛如雪色:描绘菊花的洁白,强调其纯净的美。
- 一旦冒霜开:强调菊花在寒霜中开放的坚韧。
- 寒蕊差池落:菊花的花瓣在寒冷中逐渐凋落,象征生命的脆弱。
- 清香断续来:香气的变化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 思深含别怨:深厚的思念中夹杂着对离别的怨恨。
- 芳谢惜年催:对花儿凋谢的惋惜,喻指人生的短暂。
- 千里难同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渴望共同欣赏却无法实现。
- 看看又早梅:感叹梅花的早开,突显孤独感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数丛如雪色”,将菊花比作雪,增强视觉效果。
- 对比:菊花与梅花的对比,突出季节的变化与情感的孤独。
- 拟人:清香如人般断续,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菊花的凋谢和梅花的早开,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友谊的珍贵以及时间的流逝。诗人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菊:象征纯洁与高洁,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寒霜:象征人生的艰辛与考验。
- 清香: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作为菊花的对比,强调生命的不同阶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玫瑰
- B. 菊花
- C. 梅花
-
“千里难同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诗人通过哪种花来表达思念之情?
- A. 玫瑰
- B. 菊花
- C. 兰花
答案:
- B. 菊花
- B. 孤独
- B. 菊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刘禹锡通过自然意象(白菊)来反映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和强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