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堂木末动凉飙。归路碧天遥。猿鹤漫相招。问何许湘波桂桡。黄花渐老,白衣未至,空复忆霜螯。曲岸不通潮。看三五村娃采萧。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堂屋,树梢在凉风中摇曳。归家的路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遥远。猿猴与仙鹤随意呼唤。我不禁问,这里是哪儿?是湘江的波涛与桂花舟吗?黄花渐渐凋零,白衣人尚未到来,我只能空自回忆那霜冷的螃蟹。曲折的河岸不再有潮水的涌动。远处看到三五个村里的孩子们在采集萧音。
注释:
- 溪堂:溪边的房屋。
- 木末:树木的梢头。
- 凉飙:凉爽的风。
- 湘波:指湘江的水波。
- 桂桡:桂花舟,象征着美好的归家之路。
- 白衣:常指文人或士人,暗示理想中的人。
- 霜螯:指秋冬季节的螃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曲岸:弯曲的河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其诗风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太常引》创作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深刻体验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太常引》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的诗,诗中以溪边的堂屋为起点,展开一幅宁静而又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开头“溪堂木末动凉飙”展现了树木在风中摇曳的生动场景,带来一丝清凉的感受,给人以宁静的印象。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归途的遥远与孤独,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诗中的“猿鹤漫相招”,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问何许湘波桂桡”更是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湘江与桂花舟的意象让人想到故乡的温暖与美好。
而“黄花渐老,白衣未至”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黄花的凋零与白衣人的迟来相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后的“看三五村娃采萧”则将视角转向村中孩童,生动描绘了生活的气息与活力,形成了与前面情感的对比,使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一丝生动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堂木末动凉飙:描绘了溪边的环境,树梢在凉风中摇动,营造了清凉的气氛。
- 归路碧天遥:归家的道路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很遥远,暗含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 猿鹤漫相招:猿猴和仙鹤随意呼唤,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问何许湘波桂桡:发问的形式引导读者思考,湘江与桂花舟的意象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 黄花渐老,白衣未至:黄花的凋零与白衣的未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无法实现。
- 空复忆霜螯:对过去的回忆,霜螯象征着逝去的时光。
- 曲岸不通潮:河岸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 看三五村娃采萧:孩童的活泼与生机为整首诗带来希望,形成与前面感伤情绪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使诗意更为深远。
- 拟人:猿鹤的呼唤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使语言更加整齐有力。
意象分析:
- 溪:象征自然、宁静。
- 黄花: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白衣:象征理想与追求。
- 霜螯:暗示过去的回忆与逝去的美好。
- 村娃:象征生活的希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溪堂木末动凉飙”中“凉飙”指的是什么? A. 热风
B. 凉爽的风
C. 冷风
D. 暖风 -
“黄花渐老”中“黄花”象征着什么? A. 青春
B. 理想
C. 时间的流逝
D. 生命 -
诗中提到的“白衣”常指什么类型的人? A. 农民
B. 战士
C. 文人或士人
D. 商人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太常引》与《静夜思》,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太常引》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从基础到提高》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 《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