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满桂楼(丹桂)》
时间: 2025-01-17 09:1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风满桂楼(丹桂)
作者:曹勋
凉飙霁雨。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
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
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
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
烟姿照琼宇。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
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
诗人谩自许。道曾向蟾宫折取。
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微风和清新的雨后,秋天的叶子在吟唱,绿叶和红色的花团团聚集在一起。
芬芳的桂花在月光中绽放,仿佛是仙鸟的羽毛被细砂轻轻染色。
阳光照耀下的红色更加鲜艳,露水滋润着丹霄之间的风。
每天看着枝间的果实,仿佛是巧妙裁剪的霞光缕缕。
烟雾的姿态照耀着洁白的天空。上苑的时光变迁,根系连结着海山的美好。
回头看碧岩边,露水已经消逝,残余的黄韵在尘埃中低垂。
诗人自嘲自许,曾向月宫借来灵感。
斜枝的桂花,唯有在瑶池中才有如此伴侣。
注释
- 凉飙:凉爽的微风。
- 霁雨:雨停后的清新。
- 芳桂:指的是芳香的桂花。
- 仙禽:神话中仙女的鸟。
- 绛色:深红色。
- 丹霄:红色的天空。
- 霞缕:晨霞或晚霞的光彩。
- 烟姿:如烟般的姿态。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纯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生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丹桂飘香之时,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清风满桂楼(丹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歌以“凉飙霁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以“万叶吟秋”描写自然界的和谐美,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桂花的香气和色彩通过“芳桂月中来”得以升华,勾勒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诗中对光影的描绘,“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通过光与色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感。对“连朝看枝间粟粟”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热爱,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流转。
而“诗人谩自许”则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与谦逊,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思考与追求,显示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认知。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飙霁雨:描绘清新凉爽的秋风和雨后空气的清新。
- 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秋天的树叶在风中吟唱,绿叶与红花交错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景象。
- 芳桂月中来:桂花在明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芬芳。
- 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想象仙鸟的羽毛被细砂轻轻染色,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 晴光助绛色:阳光的照射使红色更加鲜艳。
- 更都润丹霄风露:露水滋润着天空中的风,表现出一种清新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禽顶砂匀注”将桂花与仙鸟的羽毛相提并论,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万叶吟秋”拟人化,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桂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达了生命的流转与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优雅,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秋风:象征着生命的转变与成熟,带来了思考与感悟。
- 月光:象征着纯净与宁静,营造了梦幻的氛围。
- 烟雾:表现出一种朦胧与神秘感,引发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飙霁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情况?
A) 炎热
B) 清新凉爽
C) 雾霾 -
“芳桂月中来”中的“芳桂”指的是什么植物?
A) 菊花
B) 桂花
C) 桃花 -
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自满
B) 自谦
C) 无所谓
答案:
- B) 清新凉爽
- B) 桂花
- B) 自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人生的思考。
- 《月下独酌》(李白):通过月亮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与思索。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曹勋的《清风满桂楼(丹桂)》更注重自然的细节与色彩,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在自然中的反映。两首诗都蕴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前者更具梦幻色彩,后者则更为沉静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