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
时间: 2025-01-19 16:5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 何梦桂 〔宋代〕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不意斯文天示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跨越南北的混杂状态,以及民众的困惑和苦难。诗人感叹昔日的高官显贵如今成了劳役之家,早晨还在读书,晚上就成了征夫。近来的风雨摧毁了房屋,天地间无处安放那些腐朽的儒生。诗人意外地发现文化的衰败,但在凤凰到来后,又看到了希望的象征——河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混车书:指书籍混杂,南北文化交融。
- 耳目涂:指民众的视听被混淆,不知所措。
- 簪缨: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高官显贵。
- 役户:劳役之家。
- 弦诵:指读书。
- 征夫:出征的士兵。
- 迩来:近来。
- 腐儒:指迂腐无用的儒生。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天示丧:天意显示文化的衰败。
- 河图: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象征吉祥和智慧。
典故解析:
- 河图:出自《尚书·洪范》,传说中伏羲时代,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据以画八卦,后世视为祥瑞之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时局和社会的深刻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文化衰败的现实,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变迁,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衰败的深刻忧虑。诗中“一家南北混车书”揭示了文化交融的复杂性,而“谁使斯民耳目涂”则表达了民众在动荡时局中的困惑。诗人通过对“昔日簪缨今役户”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巨大变化,而“迩来风雨无完屋”则形象地描绘了民众的苦难。最后,“不意斯文天示丧,凤凰来后见河图”表达了诗人对文化衰败的意外发现,以及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家南北混车书”:描述家族跨越南北,文化交融的复杂状态。
- “谁使斯民耳目涂”:表达民众在动荡时局中的困惑和无助。
- “昔日簪缨今役户”:对比昔日的高官显贵与今日的劳役之家,揭示社会阶层的巨大变化。
- “朝时弦诵暮征夫”:描绘早晨还在读书,晚上就成了征夫的现实,反映时局的动荡。
- “迩来风雨无完屋”:形象地描绘了民众的苦难和无家可归的境遇。
- “何处乾坤着腐儒”:表达了对迂腐无用的儒生的无奈和失望。
- “不意斯文天示丧”:意外地发现文化的衰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 “凤凰来后见河图”: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日簪缨今役户”等对比手法,揭示社会阶层的巨大变化。
- 象征:“河图”象征吉祥和智慧,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衰败的深刻忧虑,以及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混车书:文化交融的复杂状态。
- 耳目涂:民众的困惑和无助。
- 簪缨:高官显贵。
- 役户:劳役之家。
- 弦诵:读书。
- 征夫:出征的士兵。
- 风雨无完屋:民众的苦难和无家可归的境遇。
- 腐儒:迂腐无用的儒生。
- 河图:吉祥和智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家南北混车书”描述了什么? A. 家族跨越南北,文化交融的复杂状态。 B. 家族在南北的战争。 C. 家族在南北的贸易。 答案:A
-
“昔日簪缨今役户”中的“簪缨”指的是什么? A. 高官显贵。 B. 劳役之家。 C. 读书人。 答案:A
-
诗中“不意斯文天示丧”表达了什么? A. 对文化衰败的意外发现。 B. 对文化繁荣的期待。 C. 对文化传承的满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文化衰败的现实。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何梦桂的《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文化衰败的现实,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而何梦桂的诗则更多地关注家族和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整体背景,有助于理解何梦桂诗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