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时间: 2025-01-06 08:23:24

转枕依然梦不成,小窗颇觉晓寒生。

昏花却怕宫莲照,垂下纱幮听六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转枕依然梦不成,小窗颇觉晓寒生。昏花却怕宫莲照,垂下纱幮听六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在枕头上翻来覆去,仍然无法进入梦乡,小窗户透出晨曦,感到一丝寒意。昏暗的花朵似乎害怕宫里的灯光照耀,低垂着帷幕静静地听着六更的钟声。

注释:

  1. 转枕:翻动枕头,指难以入睡。
  2. 依然:仍然,还是。
  3. 梦不成:无法入梦,形容失眠。
  4. 小窗:小窗户。
  5. 晓寒生:清晨的寒意开始显现。
  6. 昏花:昏暗的花,可能指夜间的花朵。
  7. 宫莲:宫中的灯光,可能象征着繁华和喧闹的环境。
  8. 垂下纱幮:低垂的纱帘。
  9. 六更:古代计时法,指夜晚的时间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碧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七绝和词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初十,正值秋季,作者可能在一处静谧的环境中,面对清晨的寒意,产生了对人生及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中流露出孤独与失落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了作者在秋夜中失眠的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头两句“转枕依然梦不成,小窗颇觉晓寒生”,通过转枕的动作,展现了作者难以入眠,内心的焦虑与孤独。小窗透出的晨光带来了寒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昏花却怕宫莲照,垂下纱幮听六更”,则通过昏花与宫莲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昏花在夜间显得孤独,而宫中的灯光则象征着繁华的生活,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纱幮下的倾听,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夜静之美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内心无眠时的孤独,以及对外界繁华的淡然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转枕依然梦不成:翻动枕头仍旧无法入梦,表现了失眠的烦恼。
  2. 小窗颇觉晓寒生:小窗透出晨光,感受到清晨的寒意,暗示着季节的变换与内心的孤寂。
  3. 昏花却怕宫莲照:昏暗的花朵似乎害怕华丽的灯光,象征着对繁华世界的逃避与不安。
  4. 垂下纱幮听六更:低垂着的纱帘,静静倾听六更的钟声,传达出一种沉静而又空灵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昏花与宫莲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孤独与繁华的对立。
  • 拟人:昏花似乎有情感,表现出对光明的恐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小窗和晨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繁华的淡然,反映了作者在夜晚失眠时的内心挣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秋日的清冷与内心的孤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休息与梦境,但此处却是无法入梦。
  2. 小窗:代表着外界的联系,透视着时间的流逝。
  3. 晓寒:象征着清晨的寒意,传达出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
  4. 昏花: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5. 宫莲:象征着繁华的生活,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窗”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2. “转枕依然梦不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眠与烦恼
    c) 满足

  3. “昏花却怕宫莲照”是对比了哪些意象? a) 春天与秋天
    b) 繁华与孤独
    c) 昨天与今天

答案:

  1. c) 时间的流逝
  2. b) 失眠与烦恼
  3. b) 繁华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将刘克庄的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比较。李白在夜宿时表现出的洒脱与豪情,与刘克庄的孤独感形成对比,前者是对自由的向往,后者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