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窦时判度支案)》

时间: 2025-01-04 06:26:56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

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白话文翻译

我长久以来喜欢街西的闲适风景,来到你的住处,心情暂时愉快。
清澈的水渠在门外流淌,秋天的色彩映衬着墙头的几座山。
稀疏地种着碧绿的松树,透过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清晰;
多种些红色的花卉,待到春天再次盛开。
不要说书桌上堆满了东西,我依然能认出这里就是诗人的所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爱:长久以来的喜爱。
  • 居处:居住的地方。
  • 清光:清澈明亮的光线。
  • 渠水:水渠,流动的水。
  • 秋色:秋天的色彩。
  • 疏种:稀疏地种植。
  • 碧松:青翠的松树。
  • 红药:红色的花卉。
  • 堆案:书桌上堆放的书籍或物品。
  • 诗人:指的是作者自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符,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刘禹锡对友人新居的访问感受,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但刘禹锡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寄情于自然,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的“长爱街西风景闲”,勾勒出一个恬静的环境,给人以放松的感觉。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后续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清新和明朗。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墙头的山色则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冀,尤其是“待春还”一句,蕴含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则直接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身份的自觉,尽管生活中有繁杂琐事,但对诗歌的热爱始终如一,展现出诗人对文艺和友谊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爱街西风景闲”:表达了诗人对街西风景的喜爱,暗示出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到君居处暂开颜”:到达朋友的家,心情愉悦,体现了友谊的温暖。
  • “清光门外一渠水”:描绘门外流淌的清水,象征着宁静与清新。
  • “秋色墙头数点山”:秋天的色彩在墙头几座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
  • “疏种碧松通月朗”:松树稀疏地种植在月光下,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多栽红药待春还”:期待春天再现生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 “莫言堆案无馀地”:否定自己书桌的杂乱,强调自己仍然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 “认得诗人在此间”:最后回归到诗人本身,表明他仍在这里,执着于诗歌。

修辞手法

  • 比喻:“清光门外一渠水”,用“渠水”比喻生活的流动与宁静。
  • 拟人:在“待春还”中,春天被赋予了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表现出对生命的期待。
  • 对仗:诗句中“清光”与“秋色”、“碧松”与“红药”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景: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清新。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生命的持久。
  • 红药: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爱街西风景闲”中“长爱”指的是:

    • A. 短暂的喜爱
    • B. 长久以来的喜爱
    • C. 一时的冲动
    • D. 不喜欢
  2. 诗中“秋色墙头数点山”意指:

    • A. 墙头有山的倒影
    • B. 墙头显示出秋天的景色
    • C. 墙头种植了山
    • D. 秋色在墙头上
  3. “多栽红药待春还”中的“红药”指的是:

    • A. 红色的药物
    • B. 红色的花卉
    • C. 春天的象征
    • D. 诗人的创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禹锡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沉思。两者虽各有特色,但都同样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