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碧霄》
时间: 2025-01-01 12:24: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透碧霄
作者: 查荎 〔宋代〕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
叹人生杳似萍浮。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
念故人留此遐洲。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愁绪。诗人在湖边停泊着兰舟,心中满是离别的忧伤。波浪轻轻送走远方的身影,山峦遮住了去路,让人难以留恋。心中期盼的相聚却屡屡被秋霜打断,人生如浮萍般漂泊无定,轻轻的别离又将深深的怨恨付诸东流。想象着夕阳的影子和明亮的寒烟,双桨轻轻划动,驶向远方。渚边梅花的幽香扑鼻而来,诗人想要采摘那柔美的花瓣。艳丽的歌声四处飘荡,谁能传递那余韵,来谈论仙游的快乐?思念远方的故人,留在这遥远的岛屿。但等到春风渐老,秋月圆时,我又孤独地倚靠在西楼。
注释
- 舣: 停泊的意思。
- 兰舟: 兰花装饰的小船,这里指代美丽的船只。
- 练波: 形容波浪轻缓。
- 心期: 心中期望的美好事情。
- 杳似萍浮: 比喻人生如浮萍,漂泊不定。
- 倩纤柔: 形容美女的轻盈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荎,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离愁别恨,极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离别之际,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人的思念,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透碧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绪,诗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时,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开头的“舣兰舟”便带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舟停于水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十分端是载离愁”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离愁正如舟上的重担,让人难以承受。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颇具画面感,“练波送远,屏山遮断”,不仅展现了湖水的轻柔波动,更隐含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叹人生杳似萍浮”则用生动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漂泊无定,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此外,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愈发浓烈,尤其是在“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一句中,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加沉重。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舣兰舟。: 舟停靠在岸边,暗示静谧的氛围。
- 十分端是载离愁。: 舟上满载离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描写波浪轻轻送走远方的身影,山峦遮挡去路,离别之苦油然而生。
-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 期待相聚,然而时光如霜秋般无情,难以实现。
- 叹人生杳似萍浮。: 感叹人生如浮萍,漂泊不定,失去归属感。
-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轻轻的别离却化成深深的怨恨,随着流水而去。
-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想象着夕阳的余晖和微烟中,轻舟悠然划行。
-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梅花的香气吸引着诗人,想要采摘那美丽的花朵。
-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 形容歌声动听,渴望有人能传递这美好的余韵。
- 念故人留此遐洲。: 想念远方的故人,留在这遥远的地方。
-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在时光流逝中,诗人独自倚靠在西楼,感受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 “人生杳似萍浮”,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漂泊。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春风老后,秋月圆时”。
- 拟人: “寒烟明处”,将烟描写得如同有生命般灵动。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和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抒情特色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舟: 代表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斜阳: 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夕阳下的孤独。
- 梅花: 象征坚韧和美丽,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人生杳似萍浮”中的“萍”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种鱼
- C) 一种水草
-
诗中提到的“兰舟”象征什么?
- A) 离愁
- B) 美好的生活
- C) 远方的故人
答案:
- B) 宋代
- C) 一种水草
- A) 离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使用了夜晚的意象,与查荎的《透碧霄》形成对比,前者更注重亲情,后者则偏重离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