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九溪》
时间: 2025-01-06 15:3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年九溪十八涧,今度见之逾清真。
静依落落石路晚,闲绕寂寂山家春。
可怜潺湲似留客,更觉曲折能随人。
得得杖藜来尽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白话文翻译:
往年游玩九溪十八条溪涧,今天再来这里,发现更为清澈真实。
静静地依靠在傍晚的石路上,悠闲地绕过寂静的山间小屋,感受春天的气息。
可怜那潺潺流水仿佛在留住客人,更觉得这曲折的小路能够随心所欲。
手持拐杖,尽情欣赏,野棠花和山杏花都显得生机勃勃。
注释:
- 昔年:往年、从前。
- 九溪十八涧:指的是九溪的十八条小溪涧,形容景区的美丽景致。
- 逾清真:更加清澈真实。
- 落落:形容安静、悠闲的样子。
- 潺湲:流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杖藜:手持的拐杖,藜是植物,象征着长者的稳重。
典故解析:
“九溪十八涧”在古代文人游览时常提及,象征着自然美景。九溪位于今浙江省西湖区,是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周文璞再次游览九溪时,表达了他对这片美景的深深感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再游九溪》以清新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九溪的深厚情感。开篇回忆往年游览的经历,诗人通过“昔年”与“今度”的对比,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诗中“今度见之逾清真”,不仅表达了自然景色的清澈,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真实纯粹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他在静谧的环境中漫步的情景,诗句“静依落落石路晚,闲绕寂寂山家春”透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潺潺的流水似乎在呼唤着旅人,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灵动。
最后,手持拐杖的诗人尽情享受眼前的景色,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九溪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年九溪十八涧”:“昔年”指往年,诗人回忆往日游览的经历;“九溪十八涧”则是具体的地理描述,暗示了自然风光之美。
- “今度见之逾清真”:“今度”表示再次到访,发现自然更为清澈真实,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静依落落石路晚”:“静依”表现出诗人的悠闲,落落石路则指静谧的环境。
- “闲绕寂寂山家春”:“闲绕”表现出无忧无虑的状态,山家春则描绘出春天的气息。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静依落落”和“闲绕寂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拟人:潺湲似留客,赋予流水人性,表现其对旅人的眷恋。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 九溪: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潺湲:水流的声音,代表生动的自然景象。
- 杖藜:老者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智慧。
- 山杏、野棠: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今度见之逾清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惊喜
- C. 忧伤
-
“可怜潺湲似留客”中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雨声
- C. 水声
-
诗人手中拿着什么工具?
- A. 伞
- B. 杖藜
- C. 书卷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周文璞的《再游九溪》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王维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周文璞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亲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